我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是乖孩子,还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还是一个充满动力与朝气的孩子,还是一个拥有优秀品格的孩子?
我相信每一个父母,在心里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答案。
或者是想要自己的孩子,乖乖听话,听父母所有的话,按照父母设计好的人生路线,去过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但事实上却是父母的人生。
或者是想要一个优秀的孩子,那这个优秀到底是什么样的定义呢?是学业优秀还是赚钱能力出色?
假如这个孩子很孝顺,社会能力适应能力很强,但只是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拥有一份普通的收入,拥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这样的孩子算优秀吗?
想归想,但做的时候却往往就会变了形。
在我的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希望我有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子长相端正,大眼睛,活泼开朗,喜欢读书,能健康长大就好。
现在我的愿望是实现了,我的孩子如我所愿,长相端正,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活泼又开朗,也喜欢读书,健健康康。
但是为什么现在的我不开心呢?而且还经常焦虑。
反思原因,是有了太多的贪心。
既想要孩子活泼开朗,又想要孩子学业优秀,既想让孩子健健康康,又想让孩子拥有更多技能,还想让孩子考上顶尖的大学,未来能够事业有成。
就像我昨天分享的那个案例一样,那个孩子考上了顶尖的大学,但是还没有到事业有成,却提前终止了学业。现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都是问题。
孩子想工作,但父母不想让他工作,父母还想让他继续学业,拿到一个更好的结果。
孩子的人生和我们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似乎总是有一点违背。
记得很久以前,有个学友分享他自己亲戚的一个案例。学友的亲戚从普通人熬到了一个事业单位的中层领导,可以说是事业有成。
他对自己的儿子自然也是望子成龙,从小要求非常严格。儿子看见他就像老鼠见了猫。这样的一种亲子关系,最终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儿子在他的教育下、安排下,最终有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最后也按照父亲的安排结了婚。
但没多久儿子却离了婚,跟父亲断绝关系,自己带着孩子去做了自己想做的一份工作。他说他想要活自己的人生。
几年以后,儿子首先原谅了父亲,或许是他做了父亲之后,就理解了父亲当年对他的所作所为,从而选择跟父亲和解。
而他的父亲在多年以后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也觉得自己错了。于是放下对儿子所有的期待,回归一个普通的父亲。
现在的父子关系,其乐融融。
我从来没有问过父亲,他希望我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自从懂事起,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懵懵懂懂的长大,稀里糊涂的度过少年期,又跌跌撞撞的走过青年期,现在人到中年。
现在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和自己尚满意的一份小事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偶有焦虑,但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
每每看到孩子活泼开朗,也会跟孩子一起开怀大笑。
每每看到孩子成绩单上不理想的成绩,也会着急上火,跟孩子讲一堆大道理。
每每看到那些教育的书籍也会做很多幻想,幻想自己学了那些教育方法之后,就能教育出一个更好的孩子。
但难道现在的孩子不好吗?
想一想,现在我的孩子不就是我最初的那个愿望中的孩子吗?既然愿望已经达成,为什么还要奢望更多呢?
我想,现在我该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坚持自己做事的方向,坚持自己学习的态度,给儿子做一个学习生活的榜样。
孩子需要什么就提供给他什么,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孩子更多的学习需求,去给孩子创造更多看世界的条件。
至于未来,至于他想要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就放开手,让他自己去追求吧。
我只是个普通的父母,我的孩子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未来如何,去静静等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