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爆发前,你抓住了那个“逃生出口”了吗?

你是否曾因一时情绪失控而后悔?愤怒上头时浑身紧绷、语带攻击;焦虑袭来时头脑空白、手心冒汗……情绪来得猛烈,常让我们陷入被动反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情绪,并学会控制我们的情绪。

一、 认识情绪

情绪可以被定义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展开的多种反应,比如肌肉紧张、释放激素、心血管变化、面部表情、注意力和认知变化等”。通常情况下,情绪变化开始于对触发反应的特定情况的有意识或下意识的快速反应。

我们越是了解我们的情绪和情绪模式,就越能更好地管理它们。当情况激起强烈的情绪时,我们可以带着正念觉察这种情绪。这给了我们更多的回应的选择,因为觉察在体验和回应之间提供了空间,让我们可以有觉知地回应,而不是做出下意识的情绪反应。奥地利学者维克多·弗兰克尔说过:“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有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有能力选择回应方式。在我们的回应中,孕育着我们的成长和自由。”

二、 如何运用觉察之轮感知情绪

当我们带着正念去感受情绪时,我们可以借助感官来帮助自己识别和调整情绪。我们会留意到伴随着情绪而来的身体变化,比如当我们生气时肩膀上的紧张感,以及强化情绪的想法和思维模式。

我们还能留意到不同感官的变化,比如语气的变化。我们可能会留意到别人的面部表情因我们的情绪而发生变化,并感知到人与人之间交换的情绪能量。练习正念有助于我们更多地留意到这些方面。

情绪往往像音乐一样逐渐变化。它可以从非常细微的信号开始,随着强度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明显。如果我们在情绪爆发前意识到这种微妙的信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在情绪失控之前进行调整。

例如,当我感到沮丧时,我首先注意到我的下巴紧张,因为我紧咬着牙。我还留意到我的手紧握成拳头。随着挫折感的增长,我的肩膀变得紧张并向上耸起,我的脸变得发热并扭曲成愤怒的表情。我的眉毛会皱起来,眼睛会瞪大,嘴巴也会皱起来。我的声音可能变得很刺耳。对其他人来说,我看起来一定很吓人!在这种情况下,我留意到我的想法强化了我的愤怒,并且很难客观地思考目前的情况。我倾向于反复思考一个行为有多么糟糕,并认为对方是故意这样做的,想要使我难堪。强烈的情绪限制了我分析情况的能力,使我无法运用知识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所以,我会做出下意识反应,而这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并不主张我们永远要抑制愤怒之类的情绪。如果我们感到愤怒,完全抑制它的表达是不可能的,而且有些时候表达愤怒是重要和有用的。然而,当我们更能正念觉察到自身的情绪时,我们就能更理解情绪,并以更自觉、尊重和有效的方式调整情绪的表达。

当你对情绪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如何识别和调整它们时,你就会发现你比自己想象的有更多的选择来巧妙地应对情况。你还会发现,你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情绪会更丰富。

三、 关于内在练习的动力

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在每一个新发现和掌握的每一项技能中找到快乐和满足,无论过程有多困难。这种快乐激励着我们学习。这种动力被称为内在动力,因为这种动力植根于掌握事情本身,而不是任何外在的奖励。

每一次觉察,都是在拓宽那个“选择的空间”。 掌控情绪非一日之功,但当你开始识别身体信号,便已在打破被动反应的循环。

那些在情绪风暴中仍能稳住内心的人

并非天生强大

只是更早听见了身体发出的低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