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的时候,总是甜蜜的,大家都努力把自己最好一面呈现出来。结婚后,双方的生活习惯不同,往往很容易暴露出让对方难以适应的一面。比如:婚前表现得很整洁,婚后却很邋遢;婚前温柔似水,婚后却经常暴跳如雷......
生活中总会因为一些芝麻绿豆小事而争执,大家都希望对方能改变。
为了让对方改变,我们会用埋怨、数落、责备等方式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可是,真的有用吗?
这样只会让对方更加不满,他们会觉得自己不被理解。渐渐产生的积怨,会让婚姻渐行渐远。
我们会发现,改变他人,是一种不可控的行为。想要把不可控变成可控,就需要把问题主语回归到“我”。其实就是问自己: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个让我不满意的现状,而不是把期待放在外界,要求外界和他人的改变,来配合满足自己的想法。
曾经,我对于我家先生的沉默寡言感到非常不满,沟通不畅是我们婚姻中最大的问题。我家先生能用一个字回答,就不会用两个字回答,所以,也别指望会说一些动听的情话了。有时我会忍不住责备:“多说一句话,好像会浪费你的流量。”
他还是喜欢沉浸在他的世界里。我经常想,到底怎样才能让他多说话呢?
后来,我尝试把问题的主语回归到“我”身上。我应该怎样才能和他更好沟通?转换了思维,我开始寻找原因。首先,我发现他家人也是不善于跟人沟通,那么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影响着性格和处事方式。一个三十多年形成的生活方式,怎么能奢望在短时间内做出大变化呢?这也是挺难为他的。
既然这样,我可以尝试带动他,影响他。
我会尝试寻找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房价、股票行情等等。为了能激起他兴趣,我还特意提前关注一些经济类资讯,发现自己增长见识了不少。的确,说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是最能打开话匣子的方式。后来,他慢慢开始能和我多沟通了,也会说一下单位的事情,不再像以前那样全部事情都藏在心里。
我们之所以有对对方不满,是因为,我们对生活抱有期望。而这种期望是受到原生家庭的生活方式影响,其中包含我们曾缺少的东西。我们希望从另一半身上得到弥补。
想要改变另一半,关键就是,先改变自己。
我们要觉察到自己不满的想法,要深入洞察我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吵架往往反映的事,被理解、被认同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要学会不把这种需求的期待寄托于他人身上,学会从自己身上开始改变。当我们能更包容、更理解他人时候,对方就会慢慢被影响。
强扭的瓜不甜。和谐的婚姻,需要自己主动去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