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整理任务
以往处理事情都是大脑中先预先按照事情轻重缓急排比,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脑子里面的顺序容易出现混乱。好比原本正知道这类事情比较重要要赶紧处理,中间突然中断后,事情就乱了套。原本在脑中构想的顺序变成了马萨克形式。而写清单是需要思考的过程,倾向于惰性总是不是很情愿写出来。拿着一次次理由来说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写出来有什么用,还不如不一写出来。结果依然效率不高,搞定事情拖拖拉拉。
作者给出了一个好的建议,就是把所有任务先用一张纸或者电脑文档写出来,让大脑及时清理内存,减轻压力,同事让事物更有视觉化。当任务列出来的时候,遵循一下几个原则
001 立刻执行能做的
在不能深入思考的时候就做一些简单的事情,避免到时候琐碎影响深入思考时间。
002 指派他人帮忙的
在处理一些其它重要事情时候,如果不能分心,让身边的人帮忙。这样可以避免精力分散。
003 搞不定的延迟处理
当一个问题困惑许久,又解决不了的,先划入代办清单里,有时间看看,避免忘记,不忙时候又能够时常联想回忆问题。
纵向管理任务
确定目标原则
做一件事情得时候,确认这件事为什么做,需要哪些人,如果需要他人,他们能做什么,需要做到哪些事情才能完成它。
展望结果
回想上面目标,当事情确认之后,会带来哪些结果,会不会遇见其它的问题,如果有问题,需要做哪些调整或缩减。
头脑风暴
把所有能想到的,不管最好还是最差都尽可能收集起来,留到下一步处理。
组织整理
通过视觉化呈现,让事情好坏能够清晰明了的展现出来,这样有效避免大脑只能同时处理4个模块信息能力,更方便整理。
明确行动方案
当把所有问题罗列清楚之后,就开始分配原则,需要那些材料,需要那些人,他们做什么,让自身和每个人都清楚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三个关键原则
养成记录习惯
我们每天都有各种各样得信息进入脑中,这会很容易划分我们的精力。而通过每项信息的记录可以避免一些其它事物影响到我们自己。
确定下一步任务
有了目录可以让我们大概需要做点什么,只是这个图像还不清晰,好比你画除了一副素搞,还卖不了好价,图片的颜色搭配还需要进一步行动,找出对应颜色。才能卖出好价钱。
学会关注结果
每当一件事情需要处理的时候,事先搞清楚,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件事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如果完成这件事后效果是如何?搞清楚结果后,做事就更标准化。
附上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