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这种需要把全部积蓄掏出来,
还得借点钱凑首付、
在首都赖着不走的北漂屁民,
买房子前总有一个问题反复讨论绕不开:
房价还会涨么?会不会跌啊?
真悲催。我刚买了房,房价就跌了。
我安慰自己说,
我是刚需买房用来自住的;
没事,总会涨回来的。
今天在办公室,我语音采访了一下Horace,
我们在美国的房产经纪人合作伙伴。
采访完之后,我对着手机话筒大声说:
「Horace谢谢你!你说的太有价值了!」
事情是这样的。
请容许我采用倒叙的方式表达我异样的心情。
先说说Horace告诉我的房产投资理论,
再讲讲北京的房子我怎么买亏了。
Horace的房产投资论
“房子是不能一直贵下去的”
中国的一线城市和香港一样,房价已经很高了。房子不能一直贵下去的。为什么呢?因为房子相当于向你的未来,你的孩子,你的下一代贷款。假设你10年前买了所房子50万,现在房子涨到500万,你会说,咦,我赚了450万耶。再过10年或20年,你的儿子长大了,想买你旁边一套一模一样的房子,那时候的价格假设是1000万,他怎么买的起?
如果房价涨这么快,收入又不可能涨得一样快,那么他就只能去向银行贷款30年买这套房子,把钱交给旁边一个和你一样的人。你的房子增值了100倍,可这个钱是相当于用下一代越来越长的时间去还的。
所以这一代房子上的超倍溢价,相当于从下一代身上提取出来的,你的儿子要为它买单。这就是房子不可能一直疯狂涨下去的原因。
从这个道理上讲,香港政府和北京上海政府一样,不敢再让房子这样涨下去,尤其是住宅。房子还会涨,但不会是几倍,不会很多很多,就才正常。
“房子是比较省心的资产”
许多中国人看到国内房地产的限制和不确定性,就考虑进行海外资产配置,海外有许多种资产,而房子是比较省心的一种,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打理像股票这样的资产的,比较耗费精力,像我这样喜欢把精力放在工作上的人,就不太适合。所以我选择投资房地产,就是因为它收租回报很好,非常省心。西雅图房子的租金回报每年6个点是很正常的,而且在过去8年西雅图的房子每年都保持7%以上的增值。
美国的房地产是完全透明的,过去几十年所有的交易记录都可以去查到。
“投资类房子与自住类房子是两回事”
在美国,投资类的房子要选租金收益高的。租金收益高的什么样的房子呢?
位置好,交通方便,便宜的,破一点不要紧,简单的装修一下,干净整洁耐用,不需要进口瓷砖高级家装,就可以用来出租了。
那么美国人、日本人、欧洲人、中国人在做这个投资的时候思路有什么不一样吗?没有。大家对收租房产的概念是一样的。
许多国外机构到中国宣传投资自住两相宜的房子,都是美国当地人不会买的房子。
自住的房子,你不会用差的材料,这一块瓷砖用意大利的,那个地板是那种白的,这里高级一点,不能差一分一毫。这么高成本适合投资吗?不适合,投资回报率不高嘛。
如果我是租客,我不会因为你用了高级大理石不是塑料而多付一块钱。
我们判断自己的服务在国内是有空间的,就是因为我们的理念是让中国人和当地人的投资方式保持高度一致。就是买一些旧一点破一点的房子,地区好的,装修一下,干净整洁大方漂亮,收租。就是这样子。
这些年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中国人,在国内做房产投资是很厉害的,在国外会买一些根本回报率不高的高大上房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在海外没有办法接收到有价值的信息,容易被一些感性的东西误导。
租金回报率是这么用的
许多人一提起北京的租金回报率1%,也就是100年的租金等于房价,满脑子就是:泡沫,绝对的泡沫!房地产炒这么高,无良炒房团真可恶!中国经济危险了,全靠房地产死撑!傻X吧,等着崩盘吧!
Horace给我讲了一个不同版本的故事。
Horace最近在香港住,我们知道,香港的楼市更疯狂。他说,他到香港找租房时,经纪人给他推荐了一套月租金10万港币的房子,他想可能不太需要租这么贵的,随口问了下这套房子的价格。经纪人说,1.2亿港币。
然后Horace进行了这样一番心理活动:
1.2亿的房子月租金10万,年租金120万,年租金回报率是1%。我在西雅图可以轻松找到一堆年租金回报率6%的房子(人家就是干这个的)。如果我用2000万港币在西雅图买房用来收租,每年的租金回报正好是120万。也就是说,我用2000万的资本回报,可以在香港享受到价值1.2亿的房子。
这才是有钱人的境界好吗,这才是租金回报率正确的打开方式好吗。这就是思维模式上的差距啊。当我们听到不理性的东西,想的都是怎么骂会更爽一点,而人家想的是这东西可以怎么来用。
北京买房经历:错过人生赢家
今年3月,经过半年看房,我痛下决心在房山长阳买了人生第一个房子,五环边很偏的地方。房价是4万一平米,总价320万。首付加中介费和税费,一共需要150多万现金。刚签了合同,北京各种限购政策就来了。
在北京买房,投资和自住目的兼具。因为过去多年北京的房子只有一种属性:房价涨得飞快,租金回报极低。所以哪怕你是自住,也一样是享受了房子带来的投资红利。
许多人,包括我,都算过一笔账,如果在北京租一辈子房又如何?租一辈子房子,都比在北京买这栋房子花的钱少。
这么想心理满足感很强,可以安慰一下自己没钱买不起房的穷逼心理。租金花了就没了,而房子可以保值增值,谁都知道能买房尽早买划算。
在北京租一辈子房,绝对是最下策,因为你没有任何资产。这是没钱的无奈选择。
努力攒钱,拼命挣钱,七拼八凑弄齐了首付,买了房子,月月还贷,是更好一点的选择。日子苦了,但生活有了奔头,有了冲劲。
但是。。。
如果按Horace的思路,我是不是当时可以考虑用手上150万现金,在美国西雅图买一所房子?每年6%的净租金回报是9万,够我在北京北边租一个月租7500块的房子,这样我和老婆通勤时间会直线降低,居住品质也能提升不止一个档次。如果我再贷点款,除了还贷,每月一万的租金回报也是轻轻松松。
生活品质这事儿重要吗?往眼前一俩月说不太重要,往远了说非常重要,生活品质上来了整个人的精气神儿都不一样,看事情的角度和策略也不在一个能量级上。有什么是比把精力专心放在成长上回报更高的吗?
如果我能在西雅图拥有永久产权的房产,又能在北京无限期高品质地免费住下去,我干嘛非要搞一栋不到70年产权的北京房子在手上?
我X啊,这才是人生赢家模式好吗。
复个盘:为什么我认为北京的房子买亏了
买的时候320万,现在300万妥妥搞定,这不是明摆着亏了吗。
这不是我指的亏。北京周边的成熟度还远远不够,对标美国大城市来看,周边这些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只要有持续规划,地段就会越来越值钱,我坚信(不坚信咋整,钱都砸进去了)。
但是,总结这两个决定之间的差异,从决策的角度,我认为亏了。
在北京买房子,我怎么评估它的涨跌?刚需、土地供应、市场热度,都可以研究,可政策呢,我吃不准,你不知道下一个调控政策是怎样,你也不知道下一个时间段的规划政策会如何。没办法,反正需要住,又是资产,大跌的概率不大,现金放在手里贬值速度让人心痛啊。虽然是全部家当,那我就赌它会继续涨。毕竟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房价翻了番,眼红。没错,就是赌。
在北京买房子,抛开刚需自住因素,是一场投机性决策。
如果在西雅图买房,依托于美国成熟的房地产市场,除非遇到概率极低的自然灾害、经济危机,西雅图每年六个点的租金,六个点的增长,是比较保守的预期回报。单从人口净流入一项来看,就很清楚看到西雅图房产投资市场的价值。过去6年人口总数增长了15%,这在美国是很夸张的。
投机和投资两个机会摆在我眼前,我永远都会选投资。这就是我眼中的决策正确,决策不亏。
这件事回头想想,问题到底出在哪呢?当时不知道海外房产投资,我没有另外一个选项。一方面房价在疯长,我不买,以后可能再也买不起,选择余地已经从四环沿线一路被碾压到南五环以外;另一方面,我不能眼睁睁看着钱放在手里贬值,就算是赌,也只能赌了。
问题其实出在视野的狭窄上。
中国的M2增速已经降至11%左右,看势头还会继续放缓。未来中国房价再出现2016年暴击式增长的概率不大。将目光放远一点,瞄向高净值人群普遍关注的海外房产投资,是一条稳健解决焦虑的投资思路。
格局的成长,是最大的投资回报。把时间和金钱投在见识增长和模式进化上,永远不会亏本。
人生嘛,走投无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的时候很多;但很可能是我们自己见识的东西不够多,所以可供选择的路就少了。
要不然,我可能现在正租着北京一万块一个月的房子,面对丈母娘「你有房吗」的质问,可以毕恭毕敬地对她说:
我在美国西雅图有一所房子,它所产生的现金收益,足以让我不花一分钱在这里住一辈子。
(结尾情节纯属虚构,因为丈母娘从来没跟我要求过房子。括号内容对于家庭和谐非常重要,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