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怀才不遇的忧伤,拿笔的秀才有,杀猪的屠夫也有,郑屠想当高祖帐下屠狗的樊哙,依托在小种经略相公门下,报着“镇关西”的名号做着将军的春秋大梦,欺压良善作恶多端,被鲁大提辖几拳消解了。
文人做这种梦何尝没有性命之忧?遥想初唐时节,王勃当年,意气风发,衣袂飘飞,滕王阁中,杰作立就,满座叹服,阎公引为奇才。可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也过去了,王才子终没能等到洪州都督阎公的召唤,一不小心在越南交趾落水而亡。
“时运不齐,命运多舛”这句话简直就是王勃写给自己的遗言。作为“怀才不遇”群体的杰出代表,王勃的忧伤被传唱了一千三百多年。
可事实上,王勃确实怀才,可他的“不遇”却不见得。
拿初唐四杰其他三人来说,杨炯叔父做过洛阳令,他26岁应试及第,32岁受中书侍郎薛元超推荐为弘文馆学士,后来官职升格为太子詹事司直,即太子府管事统领;卢照邻望族出身,21岁做王府典签,即机要官,29岁又做到益州新都尉,正四品武将;骆宾王,父亲做过县令,12岁就为道王府属,做过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即地方政府秘书长,后来还得到徐敬业赏识,在反武兴唐事业中很是叱咤了些许年的风云。
四位才子,出身类似,年龄相仿,学问相等。除了王勃早夭这个遗憾之外,其他三子或找到了事业中的伯乐,或找到了一展平生抱负的机会,多多少少都能做一些事情,这才是王勃的悲哀,也是王勃“怀才不遇”难以自圆其说的依据。
当然有人会说王勃早夭也是原因,但文章不会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恰恰证明了他的怀才不遇不是“不遇”,而是“不去遇”。
“遇”是全面撒网,莫衷一是,“去遇”是找准明主,步步为营。王勃对这趟进取之路并不清晰,他既没有向朋友打听洪州都督阎公是否识才之人,能否投文求见;也没有弄清这次宴会的目的本是为向东南士子隆重推出阎公女婿吴子章。
显然,王勃把这个相互谦让的“吴家女婿个人秀”变成了“王勃首场文坛秀”,拿洪州本地东汉时期的太守陈蕃赏识徐孺的故事来投“石”问路。“石子”很重,投错地方,伤了吴子章,憋屈了阎都督。
“遇”是被动地等待明主的赏识,“去遇”则是主动地寻找明主的赏识。一个被动,一个主动,二者有天渊之别。王勃的问题正是被动等待的问题,他口中的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孟尝、阮籍等榜样无一不是一条路走到死,被动地接受朝廷的安排,少有主动扭转命运的作为。
拿失败做偶像,向旧教训学习的只能是新教训。
如果大家留心的话,王勃在文章中还提到几个人——新州刺史宇文、文坛领军孟学士、将军王某。即使王勃对阎公一厢情愿,明珠暗投,但是如果他能主动获得这几个人的赏识,人生轨迹就此转折也不得而知。
王勃的被动是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情结的,他寄希望自己在深山老林学有所成后,一文成名天下知,从此像诸葛先生那样,虽躬耕于南阳,却明见于万里,受伯乐刘备三顾之邀。
笑话,隐居哪个不是成名之后的隐居,谁见过成名之前的归隐,那不叫隐居,那叫湮没无闻。
“遇”是对自己没清醒认识,“去遇”是对自己有清醒认识。这一点上,王勃了解自己的才华,却不见得了解自己的才华施展的空间。文章再好,也是人才展现能力的一个方面,求官的话,管理,人际,见识缺一不可。
在《滕王阁序》中,王勃文辞华美,景物气象万千,人物才俊难比,除此之外,文中见识也只停留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积极进取之心上,难有其他自荐之词。
我们知道,一封自荐信得有自己综合能力的展示,虽然《滕王阁序》是篇围绕滕王阁写就的序文,可王勃真要表现一下他对州郡治理方面的见识也不会太难,除非就是没有。
如果说,努力过,奋斗过,人生过半还可谈得上是“怀才不遇”的话,对于一个二十五岁不到的年轻人来说,过早地说“怀才不遇”,那只能是“怀才不去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