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说,如果要破解欺凌,和孩子这样玩游戏:首先是探索。孩子受欺负了,很生气,要先了解他的情绪。这样问孩子:
“告诉我,现在是谁让你生气?”“谁伤害了你?”“谁让你这么难过?”“谁让你头疼?”“他们做了什么让你这么生气?”“他们做了什么,让你的生活变得一团糟?”“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你试过用哪些方法制止他们?”“你想让他们停下来吗?”
这些问题是探索性的问题,能够帮助孩子去冷静思考问题发生的过程,以及自己曾经做过什么。
再就是,展现同理心。家长千万不要随便说“你怎么不打回去”,这种话特别不讲理。同理心这么说:“哎呀,这真的很不容易。我能够理解你,这一点儿也不酷。脑子里一直想着这件事,感到痛苦很正常。在你身上发生这样的事,我感到很难过。他们不肯停止欺负你,或许你觉得永远也不会有解决方法。我明白为什么你来寻求我的帮助。”
这种说话方式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他是被支持的。
接下来是推理。推理这样做:
“你喜欢玩游戏吗?”
“喜欢。”
“玩游戏时,你喜欢赢还是输?”
“我当然喜欢赢了!”
“那如果不知道游戏规则,你觉得能赢得游戏吗?”
“那可能够呛。”
“你想学怎么赢得游戏吗?”
“想学。”
当孩子愿意学的时候,家长告诉他:人和人的关系是一场游戏,这个游戏的输赢要看谁最终获得了主导权,谁最终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问:“骚扰你的人把你当成朋友还是敌人?”
答:“敌人,他把我当敌人。”
问:“那你希望对方把你当成朋友还是敌人?”
答“我希望是朋友。”
问:“那你想学习如何让别人把你当朋友吗?”
答:“想。”
问:“如果我把你当作敌人,你会愿意把我当朋友吗?”
答:“那不会。”
通过一步一步引导,让孩子知道,如果你希望对方把你当朋友,你得学会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来对待那个人。
一般觉得:他欺负我,我怎么能把他当朋友?那有没有可能你把他当朋友以后,他就变得不欺负你了呢?也许。
家里有个小弟弟,小弟弟说了很多冒犯哥哥的话,哥哥就不把他当弟弟了吗?如果这个小弟弟不懂事,说了冒犯哥哥的话,然后哥哥拼命地打他吗?一般,可能会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只是觉得好玩。
当一个人能够用好玩的态度,对待小孩的时候,小孩才会跟你更好。这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只有我们改变了跟对方的关系,这个游戏才能开始。
接着玩游戏:“好,那咱们继续玩游戏。下面这个游戏会让你知道他们骚扰你的真正原因,还有怎么阻止他们,你感兴趣吗?”孩子说:“好。”孩子的回答越坚定,游戏的效果就越好。
这个游戏很简单,游戏的规则就是你骂我,而我要让你停下来。
成年人扮演那个被骂的小孩子,让曾经被骂的这个小孩子扮演那个骂人的人。“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你放开了骂。放心,我是不会生气的。我是个成年人,我不会生气,所以你骂我就好了。而你,孩子,你的目标是不能让我成功,不能让我赢。因为你得演得像坏同学,想的就是继续骚扰我。如果你能够一直说下去,你就赢了;如果我让你停了,我就赢了。不要担心,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不会受伤,你可以放心地说。因为这只是个游戏,我们的目的是让你在这个游戏中尽可能表现得好。”
然后再重复一下核心规则:“千万不要让我阻止你,千万不要!”然后让这个小孩子开始骂。
在这个过程当中,请注意小细节,就是家长不要跟孩子“对骂”。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对骂能够制止对方,但是大人骂人的能力很强,而且骂人很凶,孩子来找你练习,结果被你骂哭了,这是双重受伤。
所以,我们不要跟孩子对骂,就是扮演孩子,按他们常有的方式回应。
比如对孩子说:“不许说!”“闭嘴!”“我告老师!”“你这样说很坏!”“我不是这样的人,你才是!”这些是孩子们常用的回应方式。但是这一遍演完以后,我们会发现自己根本制止不了孩子。
结尾是什么?就是你受不了。谁赢了?很明显骂人的人赢了,因为骂人的人可以无穷无尽地骂下去,你没办法阻止他,这次他赢了。很明显,这种方法不能帮助我让你停下来呢?应该不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