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心态, 这个概念由哈佛大学教授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提出, 他发现,长期处在 匮乏状态下的人,会慢慢被影响,逐渐形成一种稀缺心态。明明很努力却依然无法摆脱没钱的困境,是因为他们有稀缺心态。
小李是一名服装厂的打板工,他正因财务状况而苦恼,房租就快到期了,跟朋友借的钱也差不多要还了,好不容易发了工资,一下子就花完了。缺钱的日子难熬,出去跟朋友聚餐,还要等着别人买单,都不好意思社交了。这种情况短期来看,不会有所改变,甚至会变的更差。小李答应了给女朋友买新款手机,这下只能用花呗透支了。
小李面对每个月大量的账单,他微薄的收入根本不够还账的,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循环往复。“穷”俘获了他的大脑。他为了省钱,又搬到了偏僻的地方,但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路上,代价是可供他支配的时间减少了,每次回家就是倒头睡觉。想着学点设计,等到报名时又觉得太贵,想不如自学算了。
长此以往,由于小李注意力不集中,他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大脑就好比一台电脑,信息过多就会引发带宽不足,一个被琐事占满的大脑,结果就是带宽不足。试想一下,一个满脑子想着如何还下个月账单的人,脑子里的带宽一定比富裕的人少。这个月的业绩还没完成,距离截止日期还剩两天(时间稀缺),这也让人无法尽兴聚会玩耍。
“稀缺心态”就像有Bug的程序,在头脑中不停运行,消耗我们的脑容量。
“稀缺心态”不仅影响财富层面,还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一个缺爱(情感稀缺)的女孩更容易遇到“渣男”,因为“情感稀缺”使她脑宽带不足,因而无法判断对方的其他方面,只要感觉到那个男生对自己不错,就在一起了。被爱蒙蔽了双眼就是这个道理。
缺乏资源(资源稀缺)的人,在社会关系中,更愿意相信阿谀奉承的意义,喜欢到处炫耀自己认识哪位牛人,而忽略长远而言提升自身价值才是获得好资源的重要性。
谚语道,缺什么就喜欢炫耀什么,本质而言讲的就是“稀缺心态”。
反观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国家的领导人,生活反倒简单,讲究的是效率。他们会严格遵循自己的时间表,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做相同的事情。生活中需要消耗闹宽带决定的事越少,就能流出越多的宽带给更有价值的事情。
扎克伯格和乔布斯只会穿固定的那几套衣服,因为这些琐事会消耗脑力,提前安排好,在那一刻就不需要再去做选择。这样就能减少宽带的负担。
又比如工作日的午餐,可以选固定的几家,这样就能避免一到中午就要费脑力去想吃什么的问题。
很多人无法摆脱“稀缺心态”带来的困境,并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努力的方向错了。大量精力放在那些琐事上,对我们改善生活品质毫无帮助。
如果你每天都跟救火员一样,在做一些紧急的事情,那么你陷入了稀缺心态。如果你每天做的最多的都是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那么祝贺你,你正在对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