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时间,我一出公司大门便与一场瓢泼大雨不期而遇。
恰巧此时,我包里有一把小小的伞。伞虽小,却足够我一人躲避风雨,避免了一场狼狈。
不知从何时起,我习惯在包里放一把伞。
既可以遮阳又可以挡雨。
每到艳阳高照亦或是大雨倾盆的时候,小伞下窄窄的一方就成了我的庇护所。
生活如此,写作亦如是。
“未雨绸缪”的快乐,实在妙不可言。
我认识一位朋友,他是一名文字工作者。
从入职开始,他便有一个文件夹,收藏各种宝贝。
他擅长收集、整理各种素材,每到要写材料时,他如计算机一般的大脑加上宝藏文件夹,
让他可以在超乎想象短的时间内拿出高质量的文字稿。
正是他这样超乎常人的“未雨绸缪”,让他在职场的发展顺风顺水,年纪轻轻已经身居高位。
我曾经的一位老领导,年近退休,每天只上半天班。
他之所以能在单位站稳脚跟,源自于能把工作处理得非常漂亮,帮助她的上司搞定各种“麻烦”。
小到各类文字材料,大到上级检查。
都能应付得妥妥当当。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还是那四个字“未雨绸缪”。
她在用人上面,未雨绸缪,早早的就培养好了两个得力的助手,帮助她处理各种事务。
上司布置任务,她只需要做一个传达指令的“二传手”,任务就可以落地。
当然,她的得力助手也会得到相应的“肯定”。
她在处理事务上也会“未雨绸缪”。
别看她每天只上半天班,她从来不浪费时间。这半天时间里,她会抓住各种重要的事项及时处理好,
她的精力,从来只会用在重要的事项上。
凭借自己的老资历,任何不出效益的事项她都是妥妥的拒绝。而且她有一个习惯,凡事都会向前走三步。
什么意思?
就是向前考虑2-3步,看看是否会遇到问题,提前做好预案。
所以别看她只上半天班,这效率高于混日子人的两三倍。
好了,故事讲完了。这是两个很普通的案例,甚至有一些俗套。
可是,难道这不是我们羡慕的吗?
年级轻轻便身居高位,或者临近退休游刃有余。
他们的秘诀就是四个字“未雨绸缪”。
所以,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一定要提前预设、提前积累、提前做好计划安排。
都说以不变应万变。
在我看来,如果要更好的应对好“万变”,
早做准备,是极佳的方法。
至于这个提前量具体是多少,
当然是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