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亲戚朋友的孩子,明明在小学就是数学学霸,到初中却一秒变学渣,数学成绩忽高忽低,成了爸妈最头疼的事?
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可能某些辅导班老师会告诉你,这是因为没有提前学奥数。不然,你看谁谁四年级就开始学奥数,人家到初中数学还是拔尖......
听起来,有那么一丢丢的道理。可实际上,还是因为家长没有帮助孩子培养好数学思维。
有句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上了高中你就会发现,无论怎么选科,数学都是必考科目,而且分值比重非常大。
而想要学好数学,就要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高阶段,建立好数学思维,这才是学好数学的决定性因素。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呢?最近,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一本《七堂有趣的数学思维课》吸引了很多爸爸妈妈的眼球。
书中从身边的例子着手,围绕数的本质、面积和体积、指数和对数、正弦曲线、微积分的力量等七部分知识,简单易懂地讲解看似困难的数学,轻松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而这本书最让人惊喜的地方,是用七堂课的形式为大家解读有趣的数学知识,层层递进、生动形象地讲解了数学思维和解题过程。也很适合小高阶段以上的孩子自行阅读学习。
第一课是要教会孩子们“看清数的本质”,这是数学思维的第一步,比如在这一章中就用故事的形式开头,然后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为何负负得正”,让孩子在乐趣中学到知识。
同样的,在第二课面积和体积里,讲到了小学五年级要遇到的梯形面积计算方法。而且,书里还带着孩子们进行了3种方式的推导。
一是复制法。也就是复制一个同样的梯形,组合出平行四边形,通过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就得出梯形面积。
二是分割法。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分别计算两个三角形面积,也能加出梯形的面积。
三是不走寻常路的“拼图法”。把梯形切下边角补到上面去,形成新的长方形,来计算出梯形的面积。
怎么样,看完图示是不是感觉豁然开朗?数学思维就是这么神奇,不仅能够解答问题,还能有更简化的方案,帮孩子省时省力地学习。
很多小升初的孩子,正是掌握了数学思维,而不是对数学公式的死记硬背,才在后面初高中阶段,牢牢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也希望家长们能够寓教于乐,用这本快乐的数学思维书,帮助孩子巩固数学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在后面的数学学习中乘风破浪、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