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格勒定理的含义是:
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只要付出努力,刻意练习,那么,你就有机会摘取成功的桂冠。
被小偷看不上的“文豪”
大家都知道,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鼎鼎有名的大人物生前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死后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在唐代以后,许多文人做官后,最想得到的谥号就是“文正”。而纵观中国历史,死后得谥“文正”的文臣仅仅三十一位,无一不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
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可就是这样一位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人,居然曾经被小偷看不起,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故事是这样的:
曾国藩少时读书非常勤奋,但是却并没有什么天赋,甚至可以说比较笨,他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有一次,他在家中读书,一篇文章重复了很多遍,可总是记不住。
这个时候,天色已晚,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下,想要等他读完进屋睡觉之后再进屋内顺点东西。可是左等右等,这灯光就是不灭,只听得曾国藩一遍一遍背着那篇文章,却始终背不会。
后来,小偷听着听着,连他都背会了,曾国藩却还在不停地苦读。小偷不竞长叹一声:“就你小子这种水平,还读什么圣贤书考什么功名吗?”说完,离开了他的院落,扬长而去,曾国藩当时的脸色应该相当精彩。
可最终呢 “笨拙”的曾国藩却成了一代名臣,一生文治武功,且在波谲云诡的晚清政坛屹立,得以善终,可见后天的努力有多重要!
被“泯然众人”的神童
我们所熟知的王安石笔下名篇《伤仲永》,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神童 “方仲永”的故事:不到五岁的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十里八乡为之震动不已。却因为其父的“聪明”,一心只想着靠神童之名赚取更多的金钱,未能给予后天的培养,最终造成了一位神童“泯然众人”的悲剧。
文章以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切不可因天资过人而放弃学习,哪怕是“神童"也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着重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于成长的重要性。
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有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更是强调了刻意练习,持续努力,长久的积累,才是成就卓越人生最可靠的保障!
因此,哪怕我们天资并不特别的突出,哪怕有些”笨拙“,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像故事中的曾国藩一样,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努力,不断积累,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更好!
以上文章由”公众号:小萌娃爱学习“收集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