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读后感

《豆蔻年华》是读写营老师江南铁鹰的又一佳佳,老师的这篇文章读起来很有画面感,文中对江南水乡的描写很细腻,我跟着老师的文章又一次去了一趟江南。说又是因为我曾经去过一次江南,也去太湖看过,江南风景确实很美,跟北方截然不同。

运河上络绎不绝船来船往,那些船队就像火车一样连成长串,船上载满煤炭、砂石,船帮被压得低低贴近水面,柴油机“突突突”的声音,不断在水面回响。运河两岸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原野,黄绿交辉像一块块巧夺天工的地毯,一座座村落隐在竹林桑园里,缕缕炊烟在蓝天白云中散去。齐晓红一路贪婪地欣赏着江南家乡的美色,觉得自己已经被融化在这青山绿水中。

老师写的关于那个年代的事情,我都有印象,虽然没有经历过文革,可在电视上经常看。有时也听爸爸说起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我爸爸当年也是红卫兵,还去北京串联过,在天安门见到了毛主席,至今家里还有一张爸爸在北京天安门前照的照片。

老师在文中并没有控诉那个年代,而是用很平和的语调在叙述一个故事,故事虽平淡但很感人。

文中齐晓红是地道的北京姑娘,见多识广,父母是高干,却被划成走资派,去五七干校学习,哥哥姐姐也都响应那时的号召上山下乡了,家里没人,父母便将晓红托付给在江南的妹妹照顾,自此晓红在江南生活了一年。

因为长相漂亮,上学第一天就被同样豆蔻年华的男生何建国追求,却不想事情处理不当,引起了何建国的报复。他回家向父亲说了这件事,何建国的父亲此时是革委会主任,他听说儿子被欺负,要为儿子也为自己出口恶气。原来当年何建国的父亲看上了晓红的姑姑,却不想女方不同意,嫁给了别人。何建国的父亲当了革委会主任,他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建国的父亲以走资派抓走了晓红的姑父,扣押了其家里的船只,姑姑也因此生病。

晓红知道这件事情是因她而起,她约何建国见面,并且答应做他女朋友,何建国怕晓红反悔,有了更进一步的打算,晓红只好答应先订婚,让何建国的父亲先放了她姑父,何建国觉得只要订婚两人就有了婚约这是赖不了的,所以答应了晓红的请求。在订婚宴上,晓红以家人不在,这场订婚宴不算,但她名义上还是何建国的女朋友,就这样,一场危机解除了。

故事最后,晓红的父亲被释放,晓红再次回到了北京,而姑姑的病也完全恢复,建国的父亲也为自己当年的事情遭到了处理。临走前齐晓红约建国见面,让他以后来北京找她,他们也成了朋友。做不了恋人,做朋友也挺好。

为了让晓红学刺绣,姑姑专门给她配置了一套工具。有大小不同的绣花绷子,这些绷子有圆有方。圆形的小绷子,是拿在手里绣些小物件的,像绣片、手绢、丝巾,这些图案比较小的东西,都是用这种大小不同的圆形绷子做的。小绣绷方便灵活,可以随身携带。江南的绣娘们常常都会放在身边,抽空就拿出来绣几针。大型的绣绷都是长方形的,小一点的尺度在三尺左右,大的可以一丈有余,可以几个绣娘同时操作。姑姑给晓红准备了三个圆形和一只长方形的绣绷。另外就绣花针和绣花剪刀,还有专门的镊子和各色丝线。

老师在文中对江南的刺绣也有描写,看看上面这段文字,老师把刺绣用的东西介绍的很详细,没有亲身体验过,是写不出来这样具体的文字,而老师说他就会刺绣,难怪老师写得这么详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写营第三期作业:03006VV渐行渐远《豆蔻年华》读后感:本人学识有限,实属班门弄斧,如有不妥,请老师海涵指正!...
    VV清欢小筑阅读 3,517评论 3 26
  • 本作品为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江山文学,ID,江南铁鹰,文责自负 十五岁那年,齐晓红被送到老家去了。 齐晓红的祖籍是...
    江南铁鹰阅读 14,930评论 106 1,016
  • 江南铁鹰老师的这篇文章与以往不同,老师写的战争题材比较多,《人犬不了情》里有与狼群搏斗的血腥场面,有《紫色风铃》里...
    花尚阅读 2,600评论 2 12
  • 读写营第三期作业03002习作练习 江南铁鹰《豆蔻年华》[https://www.jianshu.com/p/9c...
    唯进步不辜负阅读 4,840评论 18 44
  •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你最苦的时候是怎么熬过来的?”今天我也想就这个话题,说说我的一个小朋友的故事。 我认识豆...
    珎兮阅读 3,434评论 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