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随言

这似乎是第九天的加班,每日14个小时,很累,非常累,嘴里在喊着或呢喃着,仿佛是在问自己也是在问同事,“开不开心!”

有时同事会打趣的回答,“好开心,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尽管他们那时忙碌上气不接下气的。

其实这样的一对一答,开始时是自己的自己的自言自语,之所以说这些,可能的原因是,相信那具身认知,苦中作乐,可作着作着那辛苦滋味还是雷打不动,聊甚于无,到是这番思量却有几分闺中小娘的幽怨气了,聊胜于无…聊胜于无。


其实想着最近买尿不湿的,卫生间离得远了些,有时憋的急了便怀疑会不会跑向那半途湿了裤子。使了下策,少喝水起来。


有首诗是这样写的,记忆深刻,深刻在于每每念起,像极《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的意境: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杜审言的《赠苏绾书记》


今日值夜。

电梯下楼至地下一层,又七拐八绕的来到一家24时便利店买了两瓶勇闯天涯啤酒,不是如何苦,轻酌起来可微醺。

《少有人走的路》第12章

常态

什么是常态,额……个人要说一下本书翻译有点渣,个人观点。

什么是常态,书中有言,“一个人在他的一生,总应当不失常态或健全——不一定是完美不缺,而是要有平衡。”又说,“常态是你心理的一切混合的表示。这便是你研究心理不能像看一张地图一样。”

平衡,人心起伏不定,恰似那汉代魏伯阳《参同契》注道,“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可终究有个拴马桩的,这便是平衡,便是常态。

一切的混合,有什么呢,年龄、种族、教育、社会情形、当代风俗、信仰、兴趣等。不禁想起《社会契约论》里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常困在枷锁之中。”也不怪多时看几百年前那些棺材板子不顺眼,实在是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却不知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隶。


开始系统性的使用化妆品、面膜。

首先想说的是,乌卓大哥前几天分享的那篇文章有失偏颇的成分,也可能是其作者关注成长的部分有所局限。

还是主观认为付费就是捡便宜,比如说199买了《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想说的是我要看多少本书可以系统性论述对精神分析学即博且精的整体脉络与咨询案例的独到见解,又要花多少时间精力去思考……额。

又说《得到》上的健康管理课,其中有些见解是可以颠覆健身房教练的固有观点,当然也可能是教练们出于营销的目的揣着明白装糊涂,比如说,如何有效减肥,健身房教练的说辞一般是增肌减肥,同时增肌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可这是错的,第一,那些胖人其实肌肉并不少,假设你身体多长出20斤脂肪,若想站起来,就一定要有支撑20斤脂肪的肌肉。第二,其实人体所占基础代谢大头的是内脏与大脑,75%以上,肌肉只有18%。

真正消耗脂肪的运动是于运动心率区间——心肺运动,这里要提到“卡氏公式”:

适合心肺功能训练的卡氏公式:


心肺训练心率 =(220 − 年龄−静态心率)×(55% ~ 65%)+ 静态心率;

最好有块心率表………,而相较于前者,睡眠更重要,睡不好又做训练有其健康风险额……。

莫要节食减脂,节食弊大于利,会永久性的降低身体免疫力,得不偿失。

实在不知有那本书有如此指导。

再者,有一种境况叫做: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如《拍砖中医》这般科普好书,每日看着叶良辰与赵日天大战三百回合玄幻小说的你我又有几人知晓,千中无一还是那万中无一呀?!

这只是个人观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 额…...
    昉之阅读 2,713评论 0 2
  • 《少有人走的路》第7章 儿童的知识。 额………。 文中举例说到,1880年波士顿的儿童一半以上是没看过蜗牛、麻雀的...
    昉之阅读 2,990评论 1 1
  • 今天听到最深刻的语句是山本耀司的: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
    昉之阅读 1,690评论 1 1
  • 8月10日 凌晨36分 深夜,有些睡不着,楼下买来几袋干嚼方便面吃。对它是有些难以忘怀的,勾勒起年少记忆。 那时啊...
    昉之阅读 2,755评论 2 2
  • 最近的一段时间,想着人与人之间清晰的边界。 间接的明白国人关系黏腻可能的原因是乡土性。国人更注重家族的重要性而非家...
    昉之阅读 1,51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