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不要因为是考生,而在家中享受特殊待遇(98页--102页)
1、如果父母发话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就可以,他们也许会借着学习的理由不去承担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而且,还有可能连最重要的学习这件事也做不好。
2、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员,首先必须学会合作。父母应教孩子如何合作,给孩子提供为他人做贡献的机会。因为,人生中的许多课题必须通过合作来解决。
3、不要因为孩子是考生而在家里享有特殊待遇,只有孩子跟父母或其他的兄弟姐妹保持良好关系并能够作为家里的一员和大家通力合作之后,学习上才能取得进步。因为,只有能够通过合作体会到自己对他人有用的孩子才能够喜欢自己,进而树立可以独立解决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课题的自信。
想到:父母常常给孩子说把你的学习搞好,别的就不用你操心了。甚至有点家长为了让孩子能专心学习,为孩子包办了很多事情。这样孩子就会觉得除了学习,其他的事情都跟我没关系。学习跟不上,家长就会抱怨指责,孩子更没有的自我价值。家长的过多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却忽略了太多品质的培养。学习只需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可工作中的更多时候,需要的是我们和他人的合作,所以家长一定不能忽视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小朋友可以玩合作类游戏,给孩子创造更多合作的机会。
第八节:不要俯视孩子(104页--109页)
1、孩子的焦虑急躁其实是源于“自卑感”。
2、学习应该是在获取新知识中感受到喜悦,进而通过学习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演变成亲子之间的斗争。
3、要想孩子坦诚接纳父母的意见,关键是要搞好平日的亲子关系。
4、父母要明白,即使孩子和父母在知识或经验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作为人绝对平等。孩子也讨厌“被俯视”。
5、在学习之外构筑良好的亲子关系,构筑能够坦诚相见的亲子关系。
想到:家长经常打着爱的名义指责孩子,严重破坏了亲子关系。导致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也更不愿意听取父母的建议。我们很难做到平等尊重孩子,总是高高在上,我是你妈,我还能害你吗?常常俯视孩子。
下一步做法:
对家人平等尊重,给足够的信任。不越界管理。有事多商量,寻求合力解决,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家人都很重要,建立他们的贡献感和自我价值感,同时也给家人提供了合作的机会。
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并互相分享。看到家人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优良品质,并给予肯定和感谢,提高他们的贡献感。共同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