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文:涅阳三水
这首诗,自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广为流传。
前人胡应麟称它是“妙绝古今”,也说它“无意于工而无不工”。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朴素自然中的瑰宝,是千百首唐诗里的一朵奇葩。
在我们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甚至连三岁小孩童都张口即来,如数家珍。
~~
幼年时,在母亲的怀里,就听母亲低声哼唱这首诗。
依稀记得母亲讲的这首诗的意思,说是有位诗人,坐在床沿准备睡觉,忽然看到外面明亮的月光,就怀疑是外面下霜,于是,抬头看到月亮那么圆,一下子思乡的心情来了,低下头来写了这首诗。
带着这种懵懂,开始读书上学,又听老师教了这首诗。
从老师这里学习之后,却发觉,老师讲的这首诗,和母亲讲的这首诗不一样了——母亲讲的是床前,老师讲的是窗前。
李白思念家乡,不是在床前,而是在窗前了。
再后来,读的书多了,李白也了解得多了,也便欣赏了这诗里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落落大气和浑厚深长,也开始在脑海里冥想,穿着长衫,举着酒杯的李白,在静夜望月思乡的情形。
这情形,让我从中明晰了一个相当自信的李白,一个为人处世潇洒大气的李白。
这样的李白,根本不同于苦吟的贾岛,也根本不同于千里修诗文的王安石。
这是一个自然的李白,一个有自我境界的李白,一个不造作,不一味去“语不惊人死不休”苦苦锤炼的李白。
~~
再后来,成家了,给小女教诵这首诗。
在她背诵了两三年后,和我对话的时候,却问了一个问题:“妈妈,李白在哪里看月亮思念家乡呢?是在屋里么?我在屋里怎么就看不到月亮啊?”
在那一瞬间,我张口结舌的,无法回答女儿。
说实在话,背了几十年的《静夜思》,也教了很多年学,却从没有想到去探究一下,李白究竟在哪里望月,在哪里思乡。
床前明月光,这个“床”字,究竟是睡觉的床,还是写诗的窗?无论是床还是窗,都在屋里,都是看不完整月亮的。
如果是在院里看月,又为什么是床前呢?
~~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查阅唐代的相关资料。
有一天陪母亲,无意间,在百家讲坛里听到一句:“在唐代,睡觉的床不叫床,叫榻。那种有靠背,有扶手的大圈椅才叫床。”
于是,所有的问题都解开了。
诗人李白把唐代的床,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大圈椅放在院里,这院里还应该有花,“花间一壶酒”啊!
李白是孤独的,明月,鲜花,美酒,就是没有亲人和朋友。
李白端一杯酒望月,望着望着,就望出思想的诗句来了。
写到这里,真想建议,所有的唐诗诵读的经典里,对这个床字都做一下注释,还李白静夜思乡场景的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