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申明,这个题目是来自前段时间看的一本书《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安利一下,不说内容,但装帧还是不错的(正经脸)
那么正题来了,人总说读书读书,那么读书到底是读什么。这也是我最近老在想的问题。既然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文字”,那我们的大脑也能让我们纵观“文字的画面”。
最近突然疯狂地爱上了毛姆这位可爱的爷爷,作为一个作家,他跟村上春树等作家同样有鲜明的写作特色,他的个人风格实在是过于突出。比如,直白地说,他书里的每一个女人要不就是内心庸俗但却又让男主角清清楚楚地看到她们内心空洞的同时但还是疯狂地爱着无法自拔,宁愿无数次堕入深渊也难以抽身。要不就是纯洁无暇,充满大自然所赋予的健康的体态,温厚可人,带着“蛇麻草”的气息。他会愿意跟这样的女人生活,感到自在,但永远不会爱上她们。再比如村上春树的字里行间老是带着种无法言传的孤独感,一事无成的主人公,神秘捉摸不透的萝莉……
咳咳,扯远了。必须要举一发例子了。在毛姆爷爷带着强烈自传体的《人生的枷锁》里,用下列的文字描绘了这样一幅画。
“在那座灰蒙蒙的城市里,似乎飘逸着一种超凡越圣的气氛。在惨淡的光线照耀下,这座心灵之城看上去既不是在白天,也不是在黑夜。该城屹立在一座绿色的山丘之上,但这绿色却又不是今世所见的那种色彩。城市四周围着厚实的城堡,将为祈祷、斋戒、懊悔不已的叹息声和禁锢的七情六欲所摧毁,而不是为现代人所发明创造的现代机器和引擎所推到。这是上帝的要塞。那些灰白色的房屋并非是用一种为石匠所熟知的石头砌成的,那样子令人森然可怖,不知道人们是怎样在这里生活的。”
传说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也会信手涂鸦,当然图画的好看与否与作品毫无关系,但为什么会作画却是一个interesting的问题。
小时候看小说,最讨厌看到的就是大段描写景色的片段,只顾贪婪地追求悬念结尾,往往直接翻书到最后一页看结局就算完事。但现在反过来再细细读过来,每一副画面都能极其生动地浮动在大脑里。当你看到一幅画的时候,你内心纵然感慨万千,但如何用语言才能够将它表达出来?像我自己一向认为自己是个特别愚钝的人,因为我无法感知到生活中那些小小的点,就算偶然感受到了我也无法用确切的文字将它们形容出来。
直到现在我也还是不能说读懂博尔赫斯或者卡夫卡等名家的作品里那种可爱的引发读者去思考的想象力。越来越不能够认真地去读现在的那些通俗小说,不是说它们不好看,相反我可以从中间得到很多写故事的灵感,因为它们常常构思巧妙,具备类型化的商业属性,情节性强。
但有那么多的名著,故事线索和情节是那么地简单,但为什么会流芳百世,为什么所有人都在一遍一遍地重复它的好。珊珊老师说过,每个作家都有个人写作特色,但真正的名家或许是让你在认识到这是他的作品的同时却也还是每读一本之前都满怀想象的期待。
昨天看了吴老师发的公众文章,在“神秘体验”之后再看梵高的画所感受到的艺术的流动性让人心醉(国内这么做是不行的!)。那么看小说也是一样,不管是什么景色的描写,大量的独白,当你用心去去想象之后,你也会发现,读一本小说,就像是在读一幅流动的画,读一个活生生的人。
最后用毛姆爷爷的书里一段话来结尾:“在这座神秘的城市里,人的想象力颤摇着,就好比人刚从亮处走到黑暗里一般,赤裸裸的灵魂来回梭巡,领悟到不可知的东西,奇怪地意识到经验之亲切却又不可言喻,并且还奇怪地意识到了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