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修斯在成为雅典国王之前,曾率勇士驾船前往克里特岛,杀死怪物米诺陶罗斯,解救了一批作为贡品的童男童女。人们为纪念此事,将其乘坐的船命名为 “忒修斯之船”。此船在之后的岁月中,因部件逐渐腐朽,人们不断用新部件替换,最终所有部件都被更换过。
核心问题
当船上所有的部件都被更换后,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如果是,原因何在?如果不是,那它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后来霍布斯延伸的问题是,如果用忒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 ?
如果从量子力学领域来讲,在粒子之间发生融合后本质上是不可区分的,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今天组成你的元素是你,但是也可以说不是你。这就推断出一个哲学假设,某一物体是否等同于组成部件的总和?这个问题可以延伸到各个领域,这个时候唯物哲学体系就算踢到了铁板,因为没有办法做出判断,而对于哲学领域,忒休斯之船被用来研究事物身份本质的问题。
举个例子:人的一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一个姗姗学步的小孩和一位步履蹒跚的老者之间几乎毫无共同之处。他们是一个人吗?如果是,成为这个人的必然条件是什么呢?如果不是,那么不是的成因又是什么呢?这可不是无稽之谈,如果这个人二十岁杀了人你会惩罚七十年后这位九十岁的老者吗?如果不惩罚,那还有客观公正么?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会变成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逻辑问题,但是抛出了问题不去解决问题也并不究竟,答案是:灵魂的内核。虽然比较是一个比较空泛的词,但也只能是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了。例如一家企业把所有初始人员全部被更替之后,还是保持原来初衷的,可能就是初始建立的企业文化了吧。人也一样,保持初心,我才是原来的我。不论以什么形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