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问反思报告的写作模板与要求
1.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通过观看复习资料,我又新了解了一个概念:菌胶团。它是荚膜物质融合成一块团,内含许多细菌物质。
2.我之前是怎么想的? (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在学习《水处理生物学》之前我是完全没听过这个词的,当然也完全不理解菌胶团的意思。但是呢,根据字面意思可以将这个词拆成三部分:‘菌’,‘胶’,‘团’。分别代表着“细菌”,“形成像胶状的物质”,“像团状的物质”——结合起来就是一堆细菌凝聚成一团像胶质一样的物质。这便是我刚开始的想法。
3.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 (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与课本上的准确定义相比,可想而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是呢理解也没有非常大的偏差,毕竟物质的命名一般都是与此物质的形态特征、外貌结构等有相关联系的。
4.我应该怎样想才对? (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再遇到没见过的“新词汇”时,我觉得第一呢是应该先结合物质呢名称来大概粗略分析他的定义,其次呢再去课本上查看他的准确定义,并与自己之前的观点进行比较,如果两者含义相接近,那么继续努力;如果有较大差距,则应该仔细分析其中哪里出了差错,更进一步。
5.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通过上网了解到菌胶团在是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强的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在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活性污泥性能的好坏主要可根据所含菌胶团多少、大小及结构的紧密程度来确定。同时为了使水处理达到更好的效果,要求菌胶团结构紧密,吸附、沉降性能良好。这就必须满足菌胶团细菌对营养物质及环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