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最高的德行是不自知的,這恰恰體現了右腦的特性。右腦不會標記、定義或比較,因此真正的德行者不會意識到自己有德,他們只是自然而然地按照天道行事。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較低層次的德行者刻意追求德行,這反映了左腦的特性。他們有意識地標記和定義"德",努力不失德,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這進一步強調了上德與右腦思維的一致性。上德者完全順應天道,無需刻意為之;下德者雖然也試圖無為,但仍有意識地去"為",這是左腦思維的體現。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這裏描述了從"德"向"仁"和"義"的退化過程,也可以理解為從右腦主導向左腦主導的轉變。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禮是最低層次的德行表現,完全是左腦的產物。它是人為制定的規則,當人們不遵守時,就會強制執行,這與天道的自然運行完全相悖。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句話描述了從天道到人為規則的退化過程,也可以理解為從純粹的右腦思維逐漸被左腦思維所主導的過程。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禮儀規範是左腦思維的產物,它表面上維護秩序,實際上可能導致混亂,因為它偏離了天道。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這裏的"前識"可以理解為左腦的邏輯分析和預測能力。雖然看似聰明,實際上可能導致偏離天道。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真正的智者會選擇依循天道(右腦),而不是沉溺於人為的規則和知識(左腦)。
"故去彼取此":最後的結論是要摒棄左腦的過度干預,回歸到順應天道的右腦思維。
這種解讀方式將道德經的思想與現代腦科學的觀點結合,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它強調了回歸自然、順應天道的重要性,這與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同時,它也暗示了過度依賴理性思維(左腦)可能導致偏離真正的智慧和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