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胎的恐惧【五】火补内胎
小留流第141篇
解放卡车是从1956年七月第一辆解放牌汽车CA10型下线。90匹马力,四行程六缸发动机,最大载重四吨,轮胎是带内胎的轮胎。从此走上了三十年的辉煌。
我国八十年代,无论是解放车的轮胎,还是212吉普车的轮胎亦或是上海高级小轿车的轮胎,只要扎了钉子跑不过500米准瘪透了,所以要下车支千斤、换备胎,这个时候的备胎都是全尺寸轮胎。
1979年我跟车【解放卡车】跑陕西、米脂、绥德、铜川、榆林等地,跟车半年来,扎过很多次轮胎,但没有爆过一次胎。那个时候补胎都是自己补胎,山路上,在哪扎了轮胎就在原地支车,拆下轮胎用撬杠撬,大锤砸。拆出内胎,找到钉子孔,打磨干净用标配的火补片贴在钉子孔处,点燃火补片,这火补片就滋滋的冒蓝烟、烧起来了,达到发热硫化生胶片作用,而后钉子孔就被硫化成一个整体了。这种补胎方法最古老,也最耐用,这是一种化学方法补胎。那个时候高质量的轮胎修理店也是这种方法,为节约成本,开始硫化生胶,但没有加热设备,于是高人就用煤球炉子烧大铁块,这个时候温度不好掌握,温度底了,硫化不成功,内胎容易漏气。温度高了把内胎点着了,内胎就报废了。有经验的师傅,就发明了向铁块上吐吐沫,看吐沫的蒸发的速度,来判定温度是否合适?有用肥皂头在铁块上擦一下,看上面的肥皂痕迹变色情况,来断定温度是否合适?
许多老司机,聊天时谈到最多的就是用撬杠撬,大锤砸,但那都是修补汽车内胎的事情了。
2019年6月2日星期日 小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