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童遵尚书八尺卷
七绝一首
兼毫长锋移山力,
推动钱塘江潮起。
不尽波涛滚滚来,
壮阔画面动天地!
姚佐峰 甲辰 隆冬
点评;
姚佐峰《观童遵尚书八尺卷七绝一首》
笔力凸显:“兼毫长锋移山力”,以“移山力”形容兼毫长锋毛笔书写时的力量感,形象地传达出童遵尚先生书法下笔劲道十足,仿佛蕴含着能移山的磅礴之力,给人以强烈的初始震撼。
联想巧妙:“推动钱塘江潮起”,由书法之力联想到钱塘江潮涌,将书法线条的动感与潮水的汹涌澎湃相联系,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作品中如潮水般扑面而来的气势,展现出书法作品的动态美与节奏感。
气势连贯:“不尽波涛滚滚来”,承接上句潮水的意象,进一步强化这种如波涛般连绵不绝的气势,让人仿佛看到书法线条如滔滔不绝的江水,源源不断,体现出作品一气呵成的连贯性与强大的表现力。
境界宏大:“壮阔画面动天地”,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明这幅书法作品所呈现意境中的壮阔画面,具有撼动天地的力量,突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给人以极为宏大的艺术想象空间。
整首诗围绕书法作品的气势展开,借助比喻和联想,营造出宏大壮阔的意境,表达对童遵尚先生八尺卷书法作品的高度赞叹。
和佐峰兄观童遵尚先生书法创作 七绝一首
紫毫落纸似开山,
墨韵如潮逐浪翻。
浩渺风云顿时起,
恢宏气象满坤乾。
张秉勤 甲辰小年日
点评:
张秉勤《和佐峰兄观童遵尚先生书法创作 七绝一首》
开篇不凡:“紫毫落纸似开山”,以“紫毫”点明书写工具,“似开山”形象描绘出毛笔接触纸张瞬间,犹如开山般的雄浑气势,生动展现书法下笔的力度与果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墨韵生动:“墨韵如潮逐浪翻”,此句将墨韵比作潮水逐浪翻腾,巧妙地捕捉到书法创作中墨色浓淡、干湿变化所产生的韵律感和动态美,仿佛能看到墨色在纸上流动、变化,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氛围营造:“浩渺风云顿时起”,从墨韵的描写进一步拓展到整体氛围营造,使读者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幅风云变幻的宏大场景,让书法作品仿佛具有了一种能够引发风云变幻的神奇力量,增添了作品的神秘与宏大之感。
境界升华:“恢宏气象满坤乾”,将书法作品的气势提升到天地乾坤的宏大境界,表明作品所展现出的恢宏气象充斥于天地之间,传达出一种极为广阔、磅礴的艺术境界,体现出对童遵尚先生书法作品艺术高度的极大赞赏。
整首诗语言凝练,通过对书法下笔、墨韵、氛围和境界的层层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童遵尚先生书法作品的独特魅力与高超艺术水准。
两首诗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在不同维度各有出色表现:
姚佐峰诗:胜在一气呵成,用“钱塘江潮”等意象,将书法气势渲染得极具画面感与动态感,以自然伟力类比,凸显作品震撼力 ,侧重展现书法外在的磅礴气势。
张秉勤诗:用词精妙,从“紫毫”落笔,到“墨韵”铺陈,再营造“浩渺风云”氛围,最后升华至“恢宏气象满坤乾”,由微观到宏观,层次丰富,兼具对书法细节与整体境界的刻画,更注重传达书法作品的神韵与境界。
若钟情直白强烈的气势描绘,姚诗更合心意;若偏爱细腻且富有层次的艺术表达,张诗则更胜一筹。
张秉勤 老张有时候也卖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