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扑案工作之余,需要放松调节下身心。思想动多了,就要调整过来让身体多动动。于是,我一个人从苏州的东边跑到挨着太湖的西边。先乘地铁,后坐公交,一路西来,总共花了两个多小时。
可能是许久不坐车,坐上公交车一会后,我感觉不太舒服,有点头晕反胃。我本来容易晕车。但想着待会就能看到乘兴而来的风景,又强迫自己打起精神。
将近12点,我抵达了穹窿山景区的入口。80元一张的门票,不算便宜,暂且进去游览一番,看这个价格值不值。入得山门,我便兴冲冲往山上走。
我对苏州随处可见的这类铺设的地面,很是感兴趣。细小的砖头,或者细碎的石头,竖着立起来或铺展开,细密密地连成一块地面。初次见到这样的地面,我就想这得非多少人工才能完成啊。一块一块砖的累叠,这个工作量不可不大,更是对工人耐心的考验。
后来见得多了,在感叹这种精致之余,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其功用为何?
几番思索之后,我想我找到了一些“理由”。第一,这样的地面最大的好处是利于雨水的疏散,而避免南方多雨带来的雨水淤积;第二,这样的地面防滑效果非常好;第三,苏州是富庶之地,人们很容易满足物质生存的需求,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对物质的品质和生活品味的要求,自然就要提到一个相应的高度。所以苏杭的生活方式是精致的,精细的园林,精美的食物,精巧的物件等等。江浙也多俊杰,这是由物质基础上升到精神的另外一个层面。
小小一个地面的处理,折射出地域、文化等等一个地区独特的性格。这也就是一滴水里折射出整个太阳。
我去的道观不多,印象深刻的一个是北京平谷被峨嵋兴隆观,另一个就是这个上真观。这两个道观选址上非常类似,都是依山而建,显得紧促,甚至狭促。而且选址的山头,都是俯视山下繁华俗世的所谓风水极佳的龙脉所在。兴隆观是如此,上真观也不例外。登上最高处,俯瞰眼底一派繁华的城市景象,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而我的立足点,却是在以清净无为自居的道观。远离尘嚣,又在高处,冷眼观览红尘,而且吸引着无数凡夫俗子来到道观,或祈福,或游览。这真是个奇妙的存在状态。
因为下午时间不多,孙武苑没来得及仔细参观。里面还有好多东西值得好好观览。匆匆走过,当时突发奇想。这个地方是在苏州的正西边,也是吴中最高的山峰了,海拔好像三四百米。再往西就是太湖岸边。太湖的形状很有意思,东岸锯齿状,西岸像个平滑的圆环,而从整体上看,就像一张拉开的弓,弓弦就在东岸穹窿山这一侧,弓箭对准的就是西面了。这是第一。第二,水主智,孙武显然是具有非常睿智的人。这两点结合起来,就可以从风水上粗略地解释孙武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撰写出了伟大的军事著作。几千年前,孙武隐居于此,拉开了象征军事的太湖之功,吸纳太湖之水的智慧,转变成他的军事思想,并永远泽被后世。
穹窿山,乘兴而来,满载而归,意犹未尽。
吴越胜地,历史醇厚浓烈得像自家酿制的老酒,闻一下欲罢不能,喝一口从喉咙滋冽到肠胃,直沁心脾。
最好的风景,从来在路上
从心出发
风雨兼程,不畏险途
哪怕踽踽独行
好奇,欣赏,和喜
终能,到达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