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在诗歌领域是个天才,也是个奇才。
但是盛世大唐,最不缺的就是诗才。那些活得久的,有充足时间展开自己诗文理论的,都成为一派宗师。比如白居易,比如李商隐,而李贺的才能可与他们匹敌,只可惜二十七岁便去世了。
命运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不过即使如此,“诗鬼”在诗词上的创作也把整个唐诗撕开一道口子,让人侧目。真要假以时日,他的成就很有可能直追李杜,超越李商隐,虽然现在也被并称为“唐诗三李”,但他原本可以走得更远。
李商隐的创作中有相当大的李贺思维,他对李贺敬佩不已,专门为他写了小传,编造了李贺被仙界接走写诗的故事,一方面是盛赞李贺的才情,一方面也是表达对“诗鬼”在当世不受重视的惋惜。
为什么称他为“诗鬼”呢?一个诗人的称号虽然会和他的经历、性格互相关联,但是千百年下来,世俗的样子会逐渐模糊记忆,而作品的文字记录不会改变,并且会反过来佐证、丰满个人形象。
所以在诗词界能得到大家公认的称号,大都是以作品风格来区分的。
李白作品纵横飘逸,仙气飘飘,所以是“诗仙”;杜甫作品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是以称“诗圣”。
李贺被称作“诗鬼”,自然是因为作品风格乖戾奇崛,鬼气森森。
李贺真正写鬼的诗,在他流传下来二百多首中,占比不到十分之一,但在同辈名诗人作品中已经是出类拔萃。作品有《秋来》、《南山田中行》、《春坊正字剑子歌》、《苏小小墓》、《南园》、《巫山高》、《神弦》等等。
其中很出名的《苏小小墓》,是正面描写苏小小鬼魂形象,这种写法即便是在百花齐放的中唐诗坛,也是独此一家: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名妓。李绅在《真娘墓》诗序中说:“嘉兴县前有吴妓人苏小小墓,风雨之夕,或闻其上有歌吹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