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分享2610天。一天进步一点点,读书625(2025.2.7星期五)
芝童登上春晚舞台,扰动我再观《新白》。《新白》里很多唱词和台词意蕴丰富,有的三言两语即“杀人诛心”。感觉诗香满口的,先查找资料细品其味:
一、“三生石上有盟约,双茶巷内结下亲。”
这一唱段出现在第三集,许仙新婚回家之后向姐姐炫耀妻子时所唱的。唱词前半部分出自唐朝诗人袁郊的《甘泽谣 圆观》:“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识,此身虽异性长存。”
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典故,圆观是唐朝时一名得道高僧,一日他算到自己行将圆寂,于是他跟朋友讲了此事。朋友感到很悲伤,圆观说:“这样吧,三天后我的魂魄会到山下的一户人家托生转世,到时候我会冲你一笑。二十年后,我又会托生成为一个牧童。到时,你也能见到我了。”
果然三日后,山下的一户人家降生了一个婴儿,这婴儿见到朋友来了,还咧嘴笑了笑。
二十年后,朋友在赶夜路,只见一牧童坐在石头上唱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识,此身虽异性长存。”这时,朋友便明白了这是圆观大师的第三生。
这个典故也是“三生有幸”的出处吧。
二、“不欺暗室黄花女,公堂你不攀床头人”
这一唱段出现在第四集,是白素贞的唱词。许仙和白素贞在第二集末已经拜堂成亲。这唱词出现在第四集,是在讲述许仙和白素贞两人的西湖再遇来解释再好不过了。
在第二次遇见时,船外下着雨,但是许仙为了避嫌,则撑着伞站到船头去了。而不知道往哪看的眼神和不知道怎么摆放的手,也都暴露了许仙那颗紧张到不行的心~
查阅资料得知,“不欺暗室黄花女,公堂你不攀床头人”前半句的典故出自《御碑亭》,大概是讲一女子从娘家回来,突降大雨,在御碑亭躲雨,碰巧亭中有一个赶考的举子。这举子深谙“男女授受不亲”的孔孟之道,于是这一女子在亭中石凳上坐着,举子便在亭子外站着。只是一夜滂沱大雨直至天明放晴,这举子一夜对女子以礼相待,不曾做过越矩之事。女子回家向丈夫解释了一番,但无奈丈夫并不相信孤男寡女在亭中共度一夜依然清白无事,于是就将女子休了。
后来这个丈夫也去赶考,并中了功名。众考生去拜谢考官,考官对状元说:我在阅卷的时候,你的卷子答得并不十分好,于是我放到了第二类试卷中去,没想到连续几次你的试卷都出现在第一类试卷的第一张。我想,冥冥之中必有鬼神相助,敢问状元,是不是做过什么积德的好事,才会如此呢?
状元想了想,说:我也没做过什么天大的好事,如果非说有,那便是在考前,学生在御碑亭中避雨,与一女子共度一宵。学生想到,对女子而言名节最重要,于是学生见那女子坐在亭中石凳上,学生便在亭外站了一晚。一夜无事,到天明雨晴,各奔前程。我想,这就是老师您说的积德的好事吧?
那女子的丈夫听了便知道这是妻子所说一起亭中避雨的君子,于是他上前说明缘由,感谢状元“不欺暗室黄花女”,并将家中年轻貌美的妹妹嫁给了状元。
三、“百年胶漆初心在,此生终不负卿卿”
这一唱段出现在第二十一集,白素贞对许仙吐露真实身份时,许仙的唱词:“百年胶漆初心在,此生终不负卿卿”。
这句唱词也是有来头的,唱词的前半段“百年胶漆初心在”出自唐朝白居易的:“百年胶漆初心在,万里烟霄中路分。”而唱段的后半句则出自唐代油尉的《赠别营妓卿卿》:“为报花时少惆怅,此生终不负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