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明诗词的目前状况简单认识
静儒
我们月明诗社发展状况良好,诗友们创作积极性都很高,创作的整体质量也不断提升,但与我们的总方针目标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与偏差。好在我们还在以学习班形式为主体的阶段,有必要进行一次总结与纠偏。不然一些诗友很难自知,久而久之容易固化,更难自拔,对诗友们实在无益,也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自古以来都说诗词是高雅艺术,可实际应用中却总是明显地分出不同的层级,为各个不同的阶层所喜所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仁不智者大概只知道乐名乐利了吧?
对于初学诗者或古文基础差一些的诗友,作品总是潜移默化地存在打油诗顺口溜的痕迹,都是白话文的拼凑。稍好点的也总不免流露着标语口号的变格,政策与文件词的别体,读起来也难以抑扬顿挫,结构布局也不注意起承转合,甚至内容重复,类似于“三更半夜子时归,敲门叩户款柴扉。”而沾沾自喜。还有的不管所要表现的内容大小宽窄,一个劲地用成语堆砌。以上这两种诗作都属于“赋、比、兴”三种手法中的赋,用多了就显得过于直白。并不是说直白不好,关键是多数人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近体诗的表现手法和语言艺术。
还有一些诗友,看样子古诗词没少读,确实记住了不少佳句,但是消化功能较差,所创作的诗词多为生吞活剥,只能算作集句,表达不明白主题,甚至云山雾罩,实无深意,离题较远。这期特刊,我本来打算删除一些稿件,后来考虑要进行这次 总结,就一起说说吧,不然删除了,有些作者也摸不着头脑,根本不知自己错在哪里。有些人写的律诗前两联与所要写的主题毫无关联,最后也未见有何出彩之处。这第二种现象作者们挖空心思地用自己的心爱佳句美词,也不管贴不贴边,手法上就是单纯地“兴”,简直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往往自己感觉良好,其实都是别人的句子,与你无关。
第二种缺点真没有第一种缺点容易改正。第一种容易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够虚心努力奋进。第二种往往认识不到真正的自我,甚至容易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别人是有眼无珠。实际上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多说是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边缘。
我们诗友中确实还有第三种人,他们是真正入了门,甚至初步入了诗道,他们真正掌握了一点作诗的真谛。这部分人的表现是孜孜不倦,无比诚心诚意,虚心向上。我们也是无限地欣慰,他们初步到了“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可以入门深造了。
要注意!我们的方针与目标是:清音雅韵,古调正声。作品风格与韵味就是苏东坡评赞李商隐的四个字:“适、怨、清、和”。袁枚也说:“诗忌怒。”我们有些诗友的诗总是愤愤嘈嘈地,没有一点点蕴藉,何谈艺术?最关键是要多读古人名家名篇诗词作品,学习格律诗词语言手法,还要善于活用,这就是创作。你如果不掌握格律诗词的语言语法特点,一辈子用现代语言语法来表述,那就只能一辈子……了。无论一些诗友信与不信,听与不听,我们还是要把问题明确指出来的,毕竟还有一些人在继续前行。这几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下一步就没法投足了。到最后,哪怕只有一个诗友走完了我们设计好了的全程,达到了我们的要求目标,我们也满足了。诗词毕竟不是大众文化,确实是没法全民普及的国粹艺术,需要少数人世世代代传承接力,一个小区域、一个县也当如此。无大志无大心量无大德行且无大智慧者是难以做成大的事业的。我本人也自知就只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但我坚信,只要因缘成熟,是可以点燃一个大大的能源的。也许教了一辈子数学课,也没培养出一个科学家,而用暮年的热情和心血也可能启迪几个诗人的成功呢!岂不幸甚至哉?说实话,时常有些年轻人发来作品让我表态,我只能鼓励继续努力。就像过去时常有人问我某某才上高一的学生能不能考上清华、北大一样,我只能说努力吧!哈哈哈……
诗友们,我们要下一番苦功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尽快脱离开整天琢磨遣词造句的文字层面,才能进入真正的意境层面。逐渐才能出现灵感与禅悟,就是袁枚老夫子所说的“天籁”。有人曾经问那是什么境界,我们只能用玄奘法师的话来解释,“譬如饮水,冷暖自知。”谢谢大家!
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