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到了什么:
1.界线的重要性
保持不同类别事项彼此之间界线分明,这一点至关重要。每一种类别都代表着我们与自己达成的一类协议,以便在某个特定时间以特定方式提醒我们,如果它们彼此混淆、没有界线,那么整个组织整理工作也就丧失了意义。
2.很多人都在使用清单,但是大多数人都无法让清单发挥应有的效力,因为多数人都没有把事情分门别类地列入清单,甚至清单上的内容都不是完整的,所以清单在保持你头脑清醒方面的效力自然大打折扣。一旦你把要完成的各种事务合理地分类整理成几个清单,事情就会变得非常简单,你只要管理好这些清单就行了。
3.事实上,当你看到整个清单时,完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快速找出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清单仅仅是一个目录,它帮助你跟踪那些正在进行的事情,并让你在回顾的时候有一个依据和参照。
4.日程表应该只记录对时间有刚性要求的行动,而其他行动都应该为其让路。将日程表当作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域吧,切不可将那些没有硬性时间要求的事情写入其中。这样一来,日程表中的行动会更加清晰,也更容易完成或者了解它们。当你按照这样的规则来安排你的日程表时,剩下的自然就是那些没有苛刻时间要求的ASAP[1]行动了。
5.情境,就是完成该行动所需要的工具、地点或者情形。
6.周密地斟酌在什么地点你能够执行和不能够执行哪些行动,然后相应地对你的各种清单进行组织和管理。
7.在电脑旁”清单 如果你的工作与电脑密不可分(特别是如果你拥有笔记本/平板电脑,或者在工作地点和家里都有电脑),那么“在电脑旁”清单会对你的工作大有帮助。
8.“外出事宜”清单 把所有需要外出时处理的事情归纳到一起,这种做法非常必要。当你需要外出时,在路上看一眼这个清单会大大提高你选择处理诸多事宜的效率。像“从银行保险箱中取出股票证券”,“到裁缝那里取衣服”以及“到花店为罗宾买花”一类的行动都应该列入这个清单。
9.“在办公室时”清单 如果你在办公室工作,那么肯定有些事情是必须在那里才能完成的。
10.“在家时”清单 许多行动只能在家里完成,因此,针对这个环境创建一个清单也很有必要。我相信,你一定有许多私事和需要在家里处理的各种杂活儿。通常,这类事务的“下一步行动”就是直接的实际行动。比如“挂一张新的水彩打印画”、“整理旅行用品”以及“把衣柜里的衣服换成冬装”,都是这个类型的代表性例子。
11.“议事日程”清单[3]不可避免的是,你总会发现许多下一步行动需要与别人进行交流,或者需要在委员会、团队或者员工会议上提出来讨论。
12.“阅读/回顾”清单 你肯定会发现你的“工作篮”中有不少东西是需要你阅读的。对于这些东西,你应该已经遵照“两分钟原则”的要求,对许多内容进行了大致的浏览——扔掉无用的,把有用的归档,需要进一步阅读的则进入下面的处理程序。
13.对材料进行组织整理的主要目的是减轻认知负荷,不必再不断地思考“我需要怎么处理它”。大多数人都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他们收集到的所有资料依旧停留在“材料”阶段。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分清哪些是行动性的,哪些是非行动性的。一旦你明确了它们各自的界线,作为参考资料的“材料”就不会再分散你的注意力,也不会混入待完成的工作,它仅仅是你的资料库而已。你所需要决定的仅仅是这个资料库有多大。当你充分实行参考资料管理之后,你会变成一只硕大无比的北美老鼠(善于贮藏物品),能够充分利用你的空间(包括实体的和数码形式的)来储存各种参考资料。当我增大了电脑中硬盘的容量,并将外接驱动器和云空间的备份容量扩展到几乎无穷大时,我也能因此保存更多的电子邮件,而且其中更多的是数字照片。既然增加参考资料的数量不会给你增加任何精神负担,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14.创建一个“将来/也许”清单。然后把自己想到的事情都写到里面去,你会发现,这个过程会让你创造力大爆发,想出好多新奇的好点子。你很可能还会惊奇地发现,你以前列在这个清单上的一些事情已经快要实现了,而你可能并未刻意为此进行过努力。如果你相信“想象会改善认知和行为”,那么也就不难理解“将来/也许”清单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了。罗列清单的过程本身,就会让你对自己所期许的事情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和准备,也会促使你在日常生活中向这些目标努力。“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这也是我长久以来的人生体验。除了你的工作篮以外,这类“将来/也许”的事情还有两个重要来源:你那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还有你目前正在执行的项目清单。
明天我的计划:阅读2小时 运动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