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正如想象般忙碌和紧张。十年前刚刚做校长的时候,并不喜欢放假,开学前还会有莫名的兴奋,想着对一些事情、工作、活动的策划不断变成实际,教师和学生、家长裹挟其中,全情投入,的确会有满足感和效能感。
从什么时候起喜欢放假的感觉,甚至不愿意面对开学后的忙碌、应激,已经不记得。但是,我知道这样的心态要不得,主动出击和疲于应对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昨天下午开了总支委会,上午赶上集体班会的发言,有参加校长办公会,下午参加中层例会,下班前又开了全体教师会。恰逢学期中,有些底线和提醒,还是要做的。
近期青年教师和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和关系出现了问题,处理了几个事情,从家长的认知角度看,没有问题,从青年教师的做事逻辑看,也觉得没错。
前几天啰嗦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说“好的关系成就好的教育”》。感觉有些事情没有说明白,可是真正的想写下来,又觉得词不达意,“满腔的话儿不知怎样说”。
1.教师有责任缓解家长的焦虑。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内心充满喜悦和憧憬,虽不盼望上个好大学,但也都希望顺利完成学业,但是随着孩子需要适应学校的生活,因为孩子的天赋不同,习惯不同,优秀与平庸甚至顽劣,高下立判,家长则呢么不焦虑。如果此时教师还不能有效转化,不能给家长一些安慰和希望,反而在班级中不断的批评、打击,甚至把所有的问题和困难再返还给家长,家长的天空就永远是灰色的。家长也会经历自责、配合、反思的阶段,但是这样的家长是不能改变自己从而解决问题的,绝对不会,于是再面对教师的沟通和指责的时候,就会变得反感、暴躁、绝望,就会把责任的矛头指向教师,用自我的臆想创造自己的孩子在班级中遭受到的不公平,转化为严重的家长与教师的矛盾。在这样的境况中,教师不知不觉地扮演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放大了孩子的问题,增加了家长焦虑。正是教师的“无计可施”加重了家长的“濒临绝望”。教师应该先缓一缓,丢掉什么评比、考试所带来的压力,自己知道目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2.教室中不仅仅有管理,有评比,有说教,还有氛围、鼓励、包容和成长。优秀的班主任(教师)从立规矩开始,培养习惯,事半功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磨刀不误砍柴工”。平庸的班主任(教师),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反而急着忙着讲课、做题、改错、批评……有经验的班主任(教师)会营造班级生活,而并不是在班级中仅仅有上课和学习,当一个班集体内的每个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这样的教室才有“润泽的味道和价值”,反之亦然。尤其是“摁下葫芦起来瓢”的班级,教室内形成了互相猜忌、互相挑战、各种不服气和过节,这样的教室用什么管理措施和制度都不能改变。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不但要有符合年龄特点的显性文化,卓越课程,还有道德图谱——道德人格发展三经街六阶段,最高阶段是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惠泽天下(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也就是恕和爱的境界。在教室中树立积极的、独特的“核心较直观”,即形成好的班风,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这才是对于教室管理的“大道”。
3.教师应该让每一名学生在教室中(学习中)有价值感。什么是价值感?通俗来说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能够为大家带来贡献。如果一个人,在集体中从没有实现过任何价值,或者就连自己的成长都不被认可的时候,是会悲哀到尘埃里的。人的天赋各有不同,有的孩子天生就不是在学习的领域具有天赋,也可能品质好,乐于助人,也可能运动好,跑得飞快,也可能动手能力强,小小年纪会做一桌子菜肴……对于人来说,这些怎么不算做优点呢。因为当今的教育喜欢用“一把尺子衡量”,所以量废了好多天才。客观有要求,教师要有定力。给学生在教室中的存在感、价值感和效能感,让每个学生感到在教室中被需要,这样的价值观要远远好于发一张奖状,得到一个表扬。被需要应该成为教室中人际交往最牢固的基石,成年人亦是如此。
4.每个教师在课堂上都应该成为管理学生的高手。有人统计,日常的讲解法的课堂,有70%的学生在70%的时间在开小差。开小差最好的表现是“一个人发呆”,最不好的表现就是在课堂上惹是生非。开小差是因为教师课堂的组织和设计问题。因为大量的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事事,所以就会无事生非。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信心的学习,这是课堂上的基本保证,批评、罚站、甚至撵出课堂,都是在用泄愤的方式加重学生“远离学习和课堂”,这是不会组织上课。防止学生开小差,重点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每一个学生每一分钟都在课堂上有事做,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才是解决开小差(课堂纪律差)的终极策略。课堂始终充满节奏感、紧张感、解决问题的快感、受到重视的满足感,这才是保证学生高效率投入学习的底层逻辑。
5.千万不要因为一个人的错对着全班发脾气,一人生病,全家吃药。这是最能消耗教师的良好职业形象的毒药。
6.对家长要既报喜又报忧,不能有事儿了采取找家长,日常对于孩子的表现和问题一概不知。沟通讲究策略,要提前做好功课,说优点,说问题,给解决办法,给灿烂的未来。(这不是忽悠人吗?)(不对,今天你都不给一点儿希望,明天就是学生的绝望。)策略性的忽悠,也是一种教育的方式。
7.睿智的教师在课堂上下功夫,在作业上减负担。
8.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是最敏感的(新脑子就是好使),他们能清晰的感觉到教师对他们是否真心付出,是否真的爱,是否和他们一起成长。
9.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少说,少分析,学生多做,多训练。减少无意义的不扎实的不充分的,比如过度的分析和对单个学生的交流和对话,把课下的任务放到课上完成,是有效和高效。
明日出差培训,但心里并不轻松。对我的青年老师们不放心,担心一腔好心被家长误解,更担心青年教师们把错误的行为当做了“一腔好心”。此次培训任务艰巨,远在自己的认知范围以外,以至于在群内收到培训通知时倒数几个回复收到,像极了一个没有写完作业的差生不敢把作业本放到老师面前。
唯有直面自己的问题和困难,潜下心来,学习、反思、实践、改变,这是一种“不分离”的状态,这才是自己的真心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