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群读书会讲座第077期
主题:《奇美华丽的宋词》
主讲人:林溪(学者,作家)
精彩分享:
词与诗的最大不同在于曲式。唐诗本也是和乐一起唱的,有“燕乐十八式”(或二十八式)之说。但毕竟曲式有限,因而形成律、绝句和五、七言之简单格式。词的形式却远为复杂多变,现在百度一下中华词牌名,已是不胜枚举。可惜的是,仅剩下文字名称,没有曲谱留传下来。
说到词,一点都不能忽略词牌名。但是现今的人们对词牌只有一个字数、句式、平仄上的概念,却无法体会它的音律之妙!让我们为今人无法享受词的完美而悲哀一下吧。
近年来盛传对《敦煌曲子词》的考古研发有突破,但始终未发现在音乐上对古谱的复原成果。也许吧,有朝一日我们能听到古人的旋律。到那时,再欣赏词之曲美,才是莫大的幸事。
“燕乐”是西部歌舞音乐继北朝之后再次大量进入中原,成为唐朝上到朝堂、下到伎馆最为流行的娱乐形式,与汉代比较定型的中原音乐“礼乐”有明显的不同。“礼乐”的特点是庄重化、大型化、仪式化,传承的是《诗经》里“雅、颂”的精神。而西部音乐则带有不同的少数民族的生动性、自由性等特点,最重要的是其多样性,和灵活的互相渗透性,在唐朝那种盛世生活状态下,想不流行都难。
到宋朝,史书上把唐朝音乐归类为“唐十部乐”:一曰燕乐,二曰清商,三曰西凉,四曰天竺,五曰高丽,六曰龟兹,七曰安国,八曰疏勒,九曰高昌,十曰康国。这其中,只有“清商”属于正宗中原汉民族音乐,而“天竺”、“高丽”、“安国”是外国音乐。
南方的楚调、黄梅调、粤调、闽歌等“软音侬语”则没有列入。显见那时的音乐曲风以旷烈为主。
不过,到了唐朝中期,也就是以刘禹锡为代表的文人把词的创作风尚初步定型时,南方的一些音乐曲风显然已进入流行状态。
这些就是跟词有关的音乐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