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遇见杨瑞清校长,是在2016年暑假,到洛阳参加桂馨乡村校长培训班。那一天,杨校长有一天的讲座,他先给我们分享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又给我们分享了自己走在行之路上的故事。那是第1次遇见杨校长,当时感觉杨校长太伟大了,但又那么遥不可及。
2017年,桂馨基金会和嵩县教育局,组织嵩县校长考察团,再次到南京参加研修班。期间,安排了半天的考察时间,到行知教育集团,实地考察学习。还记得那天下午,杨校长亲自带领我们参观校园,给我们讲陶行知的雕塑、陶行知的理念、一片小树林、花苞精神。那一次,我跃跃欲试,也想走行知教育之路。
今年,桂馨基金会招募30名行知实验主持人。冲着行知两个字,我报了名,也有幸被选中,促成了这次南京行知实验主持人的研修班。这一次,有6天时间在行知基地学习,对杨校长和行知理念,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次和杨校长的相遇,总被他慈祥的笑容,平静而有力量的声音所感染。遇见他,感觉没有一点距离!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我就默默的在远处观察和学习,而没有去打扰他。
几天的培训,每场都能看到杨校长的身影,他也是听的最认真的一个。从早到晚,接送专家、协调培训课程,忙忙碌碌,但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有空就和专家学员交流,给学员解惑答疑,合影留念,签名送去祝福和鼓励,他给学员无穷大的力量。
我常常想,杨校长为了啥还那么拼?一个细节或许能带来一点答案。培训第二天下午的分论坛,我们行知实验班的学员,参加行知实践课程分享,会场桌凳比较少,就在走道上又加了一列凳子。培训开始后,杨校长来了,他坐在我旁边的走道上。他向我微微一笑打过招呼后,把水杯放在我的桌角上。我抬头一看,那是一个褪了色的,用了很久的杯子。那一刻,杨校长在我心中的形象又高大了很多。
杨校长说,行知路上,我们正在大步前行。走在行知路上,辛苦就是幸福,疲惫就是陶醉,奋斗就是享受。要做行知,需要学会学习,学会联合,学会分享,行知教育不属于某一个人,而属于大家。行知路上,我们阔步向前,还能更精彩!
杨校长说,我等你们等了38年。38年来,无数人追随杨校长的脚步,践行着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这一次,我们是幸运的,有杨校长在前面带路,相信我们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