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勇《昆明:最后的顺成街》是旧昆明的挽歌。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和高楼大厦正在围剿雕梁画栋和小巷深院,顺成街是最后的堡垒,并且是那么不堪一击,这是最后的告别,几个在这里至少住了五十年的老太,几个带着相机闻讯赶来的外地人,满目疮痍,曾经的繁华曾经的风月被肢解被碎尸万段,痛哉!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知什么时候一条条堂而皇之的仿古街悄然兴起,我们的决策者总是喜欢这样折腾,一拆一建,政绩翻倍,古风不再,面目全非,悲乎!
黄晓萍《塞上曲》写宁夏;写被正统史书忽略的西夏王朝;写九曲黄河,写塞上灌区特定的地貌,不同于西域又不同于内地的那种;写颇似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写得很精致,用语用句都很讲究,对得起《塞上曲》这个标题。
张守仁《夜车穿越武汉》写一段相距四十六年的回忆,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本应是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从此歧路天涯,怎不让人感慨,记住这个年份:一九五七。
舒婷《鱼鸟鼠诙谐曲》着实诙谐,诸如“肇事的流窜犯”“开作品讨论会”“安家乐业”“强制拘留”“金口难开”“香消玉殒”“偷渡者”“睥睨阔步”等等,差不多所有用于人类身上的词都给用到动物身上了,而且是那么一本正经,这就产生了诙谐的效果。
王充闾《他这一辈子》写李鸿章,先从不倒翁、撞钟和尚、裱糊匠和李二先生四种形象作统一概述,然后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比曾国藩、张之洞、翁同龢等风云人物,以及上下两千年的历史,纵横捭阖,深入浅出,给我们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晚清重臣,老滑头,不倒翁,无论是对于历史还是对于现实以至为官作宰的政治家都是一面镜子,值得一读。只是论文味稍浓而散文味较淡。
梅洁《不是遗言的遗言》写丈夫去世前口不能言,于是回忆起生病住院后零零碎碎的一些话,一些交待,情动于衷,自然感染力强,第二人称的运用也强化了本文的抒情色彩。梅洁是报告文学名家,有这么好的散文送别,先生可以瞑目了。
耿翔《谈莫扎特和忆乡村》是回忆的交响,从童年牧羊的山坡,到母亲劳作的菜园,到孤独而丰富的内心,到刻骨铭心的初恋,到无法抹去的磁场一般的故乡,直到作者目前栖息的长安。谈莫扎特就是谈情感,音乐是飘忽的,情感也是飘忽的,但它始终笼罩着故乡,最后浓缩为一曲乡恋。我怀疑这篇散文是在莫扎特的乐曲中完成的。
杜甫无缘登泰,却留下了《望岳》名篇;李木生登泰作赋,无意模山范水,却把泰山看作一个大写的人。《泰山赋》不屑于跻身普通的游记,也不甘于湮没在铺采摛文的众多辞赋当中,作者把泰山看作一个民族的象征,它不给权贵屈膝,不畏强暴,顶天立地。像司马迁的傲骨,像冯玉祥的耿直。作者高屋建瓴,在两千年的大历史中突显泰山的伟岸。它阅尽人间沧桑,惯看秋月春风,李斯刻石,帝王封禅,它依然是宠辱不惊,这就是泰山。
王剑冰《八月桂花》善于用数字和例子说话,善于捕捉闪光点,长于烘托和侧面描写。避免了平铺直叙和繁琐冗长,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结尾点题含蓄而抒情味浓。
费振钟《有一种生活是仪式》写了两个母亲,一是同学的母亲在待客时的温厚精心恭敬如仪,一是自己的母亲年年送灶煞有介事恭谨不怠始终不渝,她们都没有什么文化,但她们对生活对客人对神祇充满庄重感,不苟且,不敷衍,这正是我们现在的人所缺少的。
周同宾《那些天,吃饭不要钱》写的是一个横切面,一九五八年的那段日子,作者亲历亲见的公社大食堂时的怪现状,是非常难得的活的历史记录。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过程都如再现,尤其是古庙食堂的那些人,那个场景让人过目难忘。
(2021.9.26.~9.29.日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