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先生说:“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阅读能让一个人更好的成长,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的阅读量却在大幅下降。阅读重要在哪?往近了说中考、高考中语文的阅读量增大,孩子需要提高阅读能力。往远了说阅读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精神的高度。
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却发现自己越迫切的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反而越讨厌阅读。只知重要性不知方法,导致家长的努力事倍功半,也让家长们更着急焦虑。
小象今天就与各位家长谈谈培养阅读兴趣时触及的雷区。
与教材不相关的书叫“课外书”
在十几年前,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但现在国家、学校强调阅读重要性,家长重视了阅读,但却改不了将书区分为“课内书”与“课外书”的习惯。
家长们在让孩子阅读时,习惯性将所有与教材不相关的书称为课外书。这就无意识间告诉孩子一个隐含信息:“课内书”才重要,“课外书”不太重要;“课内书”优先阅读,“课外书”阅读可放缓。过多强调课外书只会让孩子更加意识不到阅读的重要性。
将阅读与课业捆绑
家长们既然想要培养阅读,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方式与阅读兴趣。很多家长喜欢和孩子说:“多读书你学习成就会更好。”“多读书你更会写作文。”这样过度的强调会让孩子产生逆反情绪,认为父母对他的关心只剩下成绩。
家长们告诉孩子:“阅读能是我们的精神更丰富,让我们知道更多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事物,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让孩子潜移默化地理解阅读的美好,而不是学习成就之外好不重要的一件事,或者上学之外多出的不得不做的新任务。
没有固定书架,要求孩子严格摆放
很多家庭没有孩子固定的书架,只是将书籍集中收集到某个角落空间或摆放在桌面的某一角,这么做不易让孩子与书建立亲近感,意识不到书籍的重要性,就不会产生主动、随时拿起书籍阅读的习惯。
很多父母因为孩子拿下书四散放在屋子各处,没能主动收拾整理摆放好书籍就对孩子进行批评甚至打骂,并在收拾好书籍后要求孩子一定要保持成收拾好的样子,这么一来孩子就会对读书失去兴趣。在他们看来,拿下书翻阅后还要恢复原状太麻烦,所以他们会选择不再取书看书。
事实上,孩子年纪还小时对秩序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他们不觉得这种情况乱糟糟,他们甚至觉得他们的“放”是有秩序的。家长们只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带着孩子一起收拾书架,潜移默化孩子知道图书归纳整理的技巧和方法,等到孩子年纪再大些就会形成良好习惯。
孩子没有书权
许多父母们喜欢包办孩子阅读的书,只选择自己认为有用的书硬塞给孩子阅读。
父母们认为孩子读书,就该读名著,小说就是不务正业。譬如小象见过有些孩子喜欢读《哈姆雷特》,父母们认为没有营养,不许孩子阅读。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要求孩子只能读经典,并且选择的书都符合大人的标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丧失阅读兴趣。
其实孩子喜欢《哈姆雷特》能让孩子们有愉快的阅读体验,就有助于孩子们培养阅读兴趣,这就有了阅读的意义。否则谈起阅读,他们能想起的就是教科书和无尽的背诵和痛苦的作业,自然就更厌烦阅读。只要不是不健康的书籍(情色小说等)家长应该支持孩子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感兴趣的书,几本之后阅读能力就能在不知不觉间得到提升。家长的阻拦只是强行的关闭孩子的阅读兴趣,更可能成为不会阅读、不喜欢阅读的人。
设目标,定计划
小象了解到,太多的家长给孩子做出阅读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孩子们并不需要像大学生、专业学者一样为了课程、课题、研究计划那样专业阅读,自由的阅读更有利于他们体验阅读的快乐。一制定计划,阅读成为做任务,不说乐趣全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让孩子心生厌倦,觉得阅读是一件麻烦、可怕的事。
所以在培养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学会放手,孩子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读到哪儿就到哪儿,不应该将阅读作为任务来做。阅读需要“慢”,不应该带有功利,应当一点一滴沉淀到他的思想、他的观念、他的行为中。
要求背诵写摘抄好词好句
让孩子背诵摘抄“好词好句”无非是想要他写作文写得好些,但这样的要求只会打扰孩子的阅读,浪费孩子的时间,降低他的阅读兴趣,不但无助于孩子写出好词好句,还阻挠了他写作水平的进步。
孩子愿意拿起书去读,一定是因为对里面的故事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正是促使孩子一本接一本地去阅读的动力所在。只要读得多了,词汇量自然丰富,写作能力自然提高。精读、摘抄学校已经有了要求,所以家长们不必再过度苛求,压力太大,动力会不足,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助阅读的兴趣和意愿。
书价高,限制预算
许多家长在孩子提出买书时,家长会说“这类书我们家不是已经有了差不多的吗?”“这本书不适合你读”事实上,每本书都融入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和思想,没有百分百一样的内容,相似的书更能让孩子分辨观点的对错,使其个人的观点更饱满。也有些因为书费过高、页数少,家长就认为不值得购买。事实上,一本书经过了数十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写成,凝结了他从自身经历、阅读、挫折、成功中获得的故事、知识、情感、思想等,都能给读者带来精神财富,相比而言,书费真的不高。当然,如果孩子有想看的图书但书费过高,家长可以通过“响象共享图书”借阅,就能够解决这部分问题。
父母没有阅读习惯
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要求孩子多阅读,但是自己却成天在家看电视、玩手机,大人每天盯着手机电脑,孩子不会热爱读书;大人见到书就说贵,孩子不敢也学不会自己买书。阅读需要耳濡目染的影响,父母没有塑造良好阅读环境,孩子自然不会主动阅读。
阅读应当是快乐的,父母应当做的是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因阅读有所得,成为阅读享乐主义者。
小象建议:多尊重孩子意见,了解孩子内心想法,少制定指标,少点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