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22上午,开封中州饭店
杨咏梅是中国教育报的记者兼主编,现在退休了,办青少年成长活动营,致力于推广家庭教育。在教育女儿的道路上,她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成长。
我国为什么对家庭教育立法?因为当前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立法的目的是为父母赋能,指导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向和方法。
杨老师从武汉一位初中生跳楼事件说起,引发了这样的思考:老师有必要叫家长吗?老师叫家的时候备课了吗?老师了解家长的情况吗?老师是怎样向家长描述事情的呢?老师给家长的建议是什么呢?老师准备给家长谈些什么呢?老师备学生了吗?老师叫家长目的是什么呢?
这些问题我们没有认真思考过,老师遇到了难题就有情绪,是情绪蒙蔽了老师的思考。当地教育局为了防止学生跳楼,在每个教学楼的前后装上防护网,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妥当的做法,如果一个学生想解脱,防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主要是对他们进行情绪疏导,让他们的心结打开,这才是最主要的。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生活优雅着。只有1/28的人活出了生命的意义。有三种人生状态,分别是忍受,承受,享受。
我们可以把学生想象成未来的女婿,儿媳妇,这样我们对学生的态度就会不一样。三好学生是身体好,性格好,习惯好。
我们共同来思考5个问题。
一、孩子是家庭的什么呢?
有人说是希望未来,孩子其实就是家庭的过客,他是一粒种子,要离开家去生活的。
二、把孩子培养成什么呢?
有人培养成了宠物,有人把孩子培养成了高学历的人,有人培养出了有超强生活能力的人,有人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有人把孩子培养成了正常的三好学生,有人把孩子培养成斜杠青年……
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教给孩子一生都有用的生存能力。假如你的一生只有一年,你准备把孩子培养成什么呢?
三、孩子的起跑线是什么呢?
是上补习班吗?还是从幼儿园开始抓起,还是从小学一年级抓起?孩子一上学就让他考个好成绩吗?
其实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前的教育,尤为重要。
四、什么是家庭教育的底线?
有人说是尊重,有人说是衣食住行,有人说是品德,其实家庭教育的底线是让儿童行使自己的权利。大家了解儿子的权利有哪些吗?
五、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什么呢?
有人说是尊重,有人说是育人。其实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读懂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
在你的课堂上,看看爱笑的学生有多少,他们为什么爱笑?不爱笑的学生有多少?他们为什么不爱笑呢?孩子笑的外在指标与家庭的和睦有很大的关系。
父母之间的争吵如同剑一样,先穿过孩子,在伤到对方,孩子是家庭中最容易受伤的那个人。
女人最大的美德是温柔。爸爸不在位,妈妈长越位。孩子青春期是夫妻关系的整理期。家庭秩序混乱,丈夫不被尊重,其实要退一步。
我们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学生现在没有稳定的工作,他们要与全世界同龄人竞争一份工作。
模仿是人最节能的学习方式,教育开始于家庭,父母的身教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孩子沉迷于网络,家长要与孩子肩并肩,面对面一起来面对。
网瘾孩子的特点:一般是性格内向,家庭不和,学习不好,没有朋友,没有什么爱好,身体瘦,不爱动。
感悟:
杨老师视野开阔,引用的特别多。 杨老师的讲座好像是一本百科全书,涉及好多方面,有心理学方面,有营养学方面,有运动方面,还涉及到学校,社会,家庭。
杨老师说的一句话对我触动特别大,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正常的人,就是身体好,性格好,生活好的三好学生。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培养畸形的人,不是正常的人。这种人只会读书学习,不做普通的平凡人。
杨老师的课件非常丰富,有新闻视频方面,有报纸方面的,有电影方面的,有书籍方面的,有中外教育观念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