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沟渠村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村子位于 B 县的东南方向,距离县城大概 4 公里,虽不算远,但却有着自己独有的静谧与质朴。
沟渠村四周环绕着大片大片的田野,曾经这里满是肥沃的农田和生机勃勃的菜园。田埂纵横交错,像是大地母亲身上的脉络。此刻,田野里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村庄的故事。
村子中央有一条蜿蜒的土路,路面坑洼不平,经过多年雨水的冲刷和村民们日复一日的踩踏,早已变得斑驳陆离。路的两旁,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些老旧的房屋,大多是用土坯和青砖砌成,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或瓦片,墙壁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出现了裂缝,却依然顽强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村庄的变迁。
村子边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流过,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镶嵌在大地之上。溪边生长着几棵粗壮的柳树,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上,随着微风轻轻摆动,仿佛是大自然赋予小溪的绿色裙摆。
在村子的一角,有一座略显破旧的小院,这便是李宝琴和庄满群夫妇的家。小院的围墙是用石头随意堆砌而成的,高低不齐,却透着一股别样的质朴。院子里,几只母鸡正在悠闲地踱步觅食,时不时发出“咯咯咯”的叫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屋内,李宝琴早早地起了床。她身材瘦小,皮肤黝黑,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那双眼睛却依然透着坚韧和慈爱。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衣,袖口和领口都有补丁,却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
她轻轻地推开房门,走进厨房。厨房里摆放着简单的炊具,一口大黑锅架在土灶上,旁边的案板上放着几个红薯和一把青菜。李宝琴熟练地拿起红薯,在水缸里仔细地清洗着,水珠顺着红薯的表皮滑落,滴落在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
此时,庄满群也缓缓地从床上坐了起来。他的双腿残疾,行动极为不便,只能依靠着拐杖艰难地移动。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看到李宝琴忙碌的身影,眼中便流露出温柔和感激。
“宝琴,辛苦你了。”庄满群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
李宝琴回头看了他一眼,微笑着说:“不辛苦,你好好歇着,我去做饭,一会儿吃了饭还得去地里看看。”
洗漱完毕后,庄满群慢慢地挪到院子里,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他看着院子里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曾经,他也是个身强力壮的庄稼汉,可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家庭的重担便全部落在了李宝琴柔弱的肩上。
李宝琴将做好的红薯粥和炒青菜端到院子里的小桌上,招呼庄满群过来吃饭。两人默默地吃着饭,偶尔交流几句关于今天农活的安排。吃完饭后,李宝琴收拾好碗筷,拿起农具,准备去村组种别人家的菜地。
“我走了,你在家小心点。”李宝琴叮嘱道。
“知道了,你也注意身体。”庄满群回应着,目光一直追随着李宝琴远去的背影,直到她消失在村口的小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