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算八字后,说,你二十岁恋爱,二十五岁结婚,三十岁生子,一生富贵平安家庭幸福晚年无忧。
此人先惊后怒,道:我今年三十五岁,博士,光棍,木有恋爱。
先生闻言,略微沉思后说:“年轻人,读书改变命运啊。”
有位硕士朋友,出身农村,一路拖妻带子,费好大劲儿考了个国家公务员,可工资除去房租,连吃饭都成问题,为了将来的仕途能够坦荡些,又读了个在职博士。可即便如此,工资还是不足四千块。
于是,他开始抱怨说读书无用。
真的无用吗?
非也。
读书人抱怨读书无用
只是对自身现状的不满而已。
他们认为自己读了那么多书本该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发展。
但现实却并不能让他们如意。
之所以会有这种落差
是因为他们错误的将读书的数量和学历的高低当成是赚钱的标尺。
其实,读书和发财完全是两码事
二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之所以会混淆,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
让普通百姓只能将
读书——>做官——>发财
当成一种跨越阶层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唯一出路。
毕竟“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虽是个比喻,但在天灾不断的农耕社会里
一份体面的职业,安稳的收入无疑是生存的第一要素。
毕竟饿死的农民到处是,但饿死的官员却没一个。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即使是在今天
依然只有读书可以较为容易的实现阶层间流动
就像前文那位硕士朋友,如果他真的不读书,那么他可能一辈子就在大山里养猪了,即使养猪可以挣更多的钱,但你若问他是要养猪还是当京官儿?你猜他会怎么选?
养猪的机会人人都能有,但当京官儿的机会却不是什么人都会遇到。
之前有姑娘问我,毕业后是选择一份很好的工作,还是选择读研?
我反问她,三年的研究生和三年的工作经验,谁更重要?
很明显
研究生不是每个人都能念,而三年的工作经验,却是每个参加工作的人早晚会有的。
之所以会有“读书无用”这中奇葩论调
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各领域都还是一片空白
绝大多数人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因此,只要你胆子大,够努力就能轻易赚的第一桶金。
但如今不需要科技含量的小五金创业时代已成历史
资本为王变成了知识为王
要想实现“不读书也能赚钱”的梦想恐怕就只能依靠身体的本钱了。
至于想要跨越阶层,我只能回复俩字儿:呵呵
最后留个问题:
那些赚的第一桶金后却口口声声喊着读书无用的老板们,
他们究竟有没有让自己的孩子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