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精神好,昨晚睡得不错。
酒店的窗帘和窗纱都不支持手动只能自动,找了半天才发现开关设在床头,这个小小的自动化给我一种奢侈的感觉。
第一天刚进房间,插上门卡,沉重的厚窗帘低吟着缓缓打开,吓我了一跳。
自助早餐六点半开始供应,我是第一波客人。前前后后共吃了一盘水果、一盘沙拉、一颗煮鸡蛋、一杯酸奶、一杯拿铁。每盘都很新鲜,好吃。
自助早餐配的咖啡不像其他酒店那么简单。不仅有专门的咖啡师和专业器具,还有很大的一个制作区域。
拿铁的奶泡铺得饱满又均衡,稳定的荡漾到最后一口咖啡上,这个手艺不简单。
吃饱喝足,骑车上路。今天目的地是国家博物馆。
国家首都,长安 街是核心,这里每天的游客流量相当大,但是管理得井井有条。宽阔笔直的街道上车辆不多,极为畅通。
整条长安 街都有贯通的自行车道,除了少量的普通自行车,竟然还有不少穿着专业服装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飞驰而过,我猜也许因为这里少有红绿灯,不小心成了不错的训练场。
北京的春天过了风沙,还是有好天气的,今天就晴朗又凉爽,空气质量是优。
我错过了导航指引的最佳路线,结果找不到停车位置,索性绕着广场转了一大圈,好不容易才进了国博。
进入国博要提前几天预约,这个我有所准备,早早选择9:00-10:00入场,这个时间段有三千个名额。到了现场才发现进入国家博物馆要层层过关(最后的安检接近机场安保级别),幸亏时间充足,不知道万一迟到还能不能进去。
国家博物馆非常非常大,我提前攻略了一下,告诉自己不要贪心,就只看地下一层的“古代中国”部分好啦。
但事实上,就地下一层,三个小时也只看了一半而已。
每家博物馆按照什么样的逻辑思路布展,是为关键。不过如果是历史类的文物、那就简单了——时间线索。
抽空慢慢写
以下都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展品。
司母戊大方鼎,这个是当年老师给我们划重点的必考题目,所以尽管名字这么长,又很绕,但是我可以做到顺滑的脱口而出。不过,现在已经更名为“后母戊大方鼎”了。
改名字后的大方鼎,应该仍然是考点,因为这个大鼎目前仍然是分量最重的一尊。到底有多重呢?据说和一辆小汽车差不多。
我来国博最想看的就是两个青铜器,一个是“他”(后母戊),还有一个是“她”(四羊方尊),就是下图这一位。
四羊方尊,当年也肯定是考点,小时候我就对这件青铜器印象深刻,她是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个尊。仔细看四个羊头做工细腻,再看满身的鳞片细节,啧啧啧,你一定会惊叹这个手艺,这份耐心,难以相信是几千年前的。
更让我非常佩服的是不同构件组合在一起的缝隙,完全看不出来,几乎是浑然一体。
缝隙在哪里呢?缝隙都被绣成一道道类似拉链的花边。你品,你细品,你一定能找到。
接下来就是“妇好”系列了,“妇好”是一个人名,女人。
妇好,是商代某位王的伴侣。虽然不是王后,但是身份尊贵,因此她的墓穴里有很多好东西,下面这些全都是。
妇好,为什么能得到一个王,长期的宠爱?因为她是个女战神,打仗总是获胜。看来当年杨玉环说的话没错,单单以色侍君,那是不能长久的,关键还要同时兼有硬实力。杨玉环懂音律,善舞蹈,情商高,所以有了比翼鸟和连理枝的典故;妇好能征善战,估计性格也不错,不会争风吃醋,最终成为今天被人们念念不忘的宝藏女孩。
在未曾造访三星堆博物馆之前,我对这些个考古发现完全没有概念。直到有机会亲眼看到各种各样的青铜奇异面具才明白,果然川陕一家亲。
蜀人跟我们老陕一样,都是商代时候就开始研究铸金术。所不同的是,老陕人研究主攻方向是锅碗瓢盆(全是鼎簋等等生冷硬僻的字),四川人研究方向则是各种各样的面具。
在陕西,如果想判断一个男人是不是本地人,就仔细端详他的五官像不像兵马俑?眉宇、颧骨之间是不是有张艺谋的风格?一般错不了。
可是在蜀地,却没有办法用青铜面具来考量,几乎都是凸出的眼珠子,巨大的招风耳,大方块的脸型。
兵马俑千人千面,三星堆弄得人脸盲。
古老的商,不仅在青铜器上写记叙文(铭文),也会在骨头上做文章。下面这根光滑如玉的骨头就是其中之一。
我很奇怪那些占卜用的龟壳、兽骨埋了几千年怎么就没有腐朽?也许是刻录了文字和纹样的骨头已经变成了神器。
下面这件是一个器物的盖子,上面刻着一起民事诉讼案件,有关田地纠纷,估计是获胜方下单私人订制的。
打官司赢了的一方也许是为了出口气庆祝一下,也许是为了感谢当时执法裁决的周厉王,于是写封感谢信记录大王的功绩,类似现在的送面锦旗。瞧瞧,古人还是很会办事的。
下面这盏灯有两个看起来很相似的托盘,但其实细节不一样,据推测一个托盘插蜡烛,一个托盘是装动物油脂点油灯。
《九色鹿》——这个讲了无数遍的故事取材于敦煌壁画,我今天才知道。
下图是以形传神闻名的顾恺之——《洛神赋》,据说最有名的就是线条流畅,好像是春蚕吐丝,但是我瞧不出。
下面也是一幅大画的局部,主题人物是:武则天。
怎么样,你肯定一下子就能聚焦到她身上吧?
大队人马正浩浩荡荡行进,女主随意一回头,所有人都急吼吼赶紧回头顺着她的视线搜索目标。
还有几个人好像在大惊小怪的呼唤前面的人“停下!停下!”
观音像在我印象中一般都是端端正正,矜持,高贵,慈悲。少见这样翘腿活泼的造型,估计只有唐朝会有这么开放的造型。
从九点半到十二点半,整整三个小时没有停的看下来,也只是看到隋唐(而且还是直接从青铜器开始,跳过新石器时代)剩下的大约还有三分之一,我看不下去了。
我想离开这里,找个有太阳的地方透透气。
记得张瀚元当年在交大附中读初二,被学校选中到北京参加数学竞赛。家长会上老师给我们作动员,希望家长同意交费参赛。所有家长想法都跟我一样:老师,不用说了,我们愿意交交交!
他出去了五天回来,告诉我除了比赛就去了国博,还买了一个华容道的玩具。
年轻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去北 京城,专门大老远的吃海碗居总店的炸酱面,现在可再没有这个劲头,碰上啥就吃啥。今天碰上了“老北 京炸酱面”连锁店,好吃!
吃饱喝足,我决定去号称半部清王史的恭王府看看,那里有建筑有文物有故事,我对自己的这个决定相当的满意!
以前怎么从来没想到这个地方呢?
恭王府博物馆在什刹海大景区里,游人如织,我隐隐不安,没有预约会不会被拒啊?
事实证明,但凡有点名气的地方都要提前预约。我不仅被需要购票入场的恭王府拒了,还被平时免费开放南锣鼓巷也拒了。主要是为了控制流量。这样其实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