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摩擦力,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大小不同,并思考如何可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从而进行生活解释与应用。
首先从修建金字塔开始,创设情景,老师回到了古希腊,需要和另外两位小伙伴一起搬运一块巨石前往修建基地,让小朋友们猜测单靠人力是否能轻松解决,大家都觉得不可能,然后再让他们想办法解决。聪明的小朋友想到了在巨石下面加滚木、轮子的方法,这样就引出了课题。先对巨石推不动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讨论,大家很容易想到是因为摩擦力,再讨论摩擦力的性质和方向。接下来通过课堂模拟实验来验证直接推动(即让纸盒滑动)和加了小木棍(滚木)以及轮子的情况,通过实验现象再来分析原因。
教后反思:1、学生提出加滚木时,有学生提到那么重的石头要怎么抬起来加滚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之前没有预想过的,课堂上我是直接让其他学生来回答的,通过不同学生的回答我发现他们的思维很灵活,也很全面,甚至有我也没想到的,比如在地上挖一道浅浅的坑再铺上滚木,设置一点小坡等等,这让我有些惭愧,同时也感到欣喜。
2、学生对于滑动和滚动的运动方式没有问题,但是这两种摩擦力是我直接给的,可能学生觉得摩擦力就是摩擦力,没想到还有不同种类,这个问题我没有处理得很好,只是直接给他们的,让他们先初步认识不同运动方式摩擦力也会不同。
3、对于为什么不同运动方式摩擦力就不同这个问题,课堂上我让学生进行了讨论,他们发现这和物体与地面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然后能简单总结出接触面越大产生的摩擦力可能就越大,但是课堂上没有对他们这个猜想进行验证,实际上摩擦力和物体接触面积并没有必然关系,但是由于本节课的重点并不是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这是中学物理的内容,课堂上我并没有深究太多。不过后面针对这一点我也提出了新的问题:相同的接触面积,但是重力不同,摩擦力大小一样吗?有的认为一样有的认为不一样,我给了他们时间进行讨论,最后进行了简单总结。这一部分的问题就在于接触面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等都会影响摩擦力大小,但是课堂上又不知道该不该讨论清楚,我感觉自己是没有讨论清楚的,因为有点矛盾。
4、最后拓展应用让他们去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和增大摩擦力,让他们认识到摩擦力并不都是坏处,是有两面性的。不过关于增大摩擦力的生活例子他们举的很少,基本上只能想到刹车,课堂上我作了不少补充,如擦黑板、扫地、洗衣服、洗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