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老师前面讲道《谋攻篇》有四个层面,一是「保全」的思想,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三是兵力原则,要『以多胜少』,四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一节主要是对「不战而屈人之兵」进行详细讲解。
华杉老师讲道:“怎么样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子这里讲了四句话,叫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最上策是伐谋,然后是伐交,第三才动刀兵打,最糟糕的就是攻城。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去干攻城的事。“上兵伐谋”这四个字,我想每个人都非常地熟悉了,就是打仗要用计谋吗?不对,这是对《孙子兵法》误解最多的一句话了。上兵伐谋的意思是伐掉对方的计谋,伐是谓语,谋是宾语,伐掉他的谋,也就是说要打消掉他的计谋。怎么伐呢?一种是伐掉他主谋的人,让他丢掉了主心骨,就没法打了,没人出主意了。第二是伐掉他心头的念想,让他自己不想打了。这就像我们看那个电影《盗梦空间》一样,把他脑子里面想打仗的那个念头给他拔除了。所以上兵伐谋的目的是要把战争消灭在萌芽阶段。”
华杉老师的解读让我明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一共有两种,『伐谋』和「伐交」,这两种方式都是为了『不战』。前者是伐掉主谋的人或是打消对方的念头;后者是伐掉对方的外援,使其被迫投降。这两种方式的共性都是运用「12种诡道」的方式,想方设法让对方投降,尽量不激化战争。但同时也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一般在战争正式发动前,双方都会派使者前往敌国探虚实,这个使者一般是军师或谋士的位置,他们主要也是在给君主提供主意和建议的人。「伐谋」主要也是针对这类人。『伐谋』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把对方的使者杀掉,使对方失去主心骨,从而被迫投降。这种情况通常是对方的兵力以及君主的实力没有特别的强硬,但又迟迟攻打不下来的时候使用的策略。另一种是借谋士之口打消君主想要攻打别国的念头。
华杉老师详细解读了「折冲樽俎」的例子:“折冲樽俎,意思是在酒桌上就把敌人的百万雄兵给退了,这个是春秋晋国和齐国的故事。晋平公想攻打齐国,就派范昭做使臣去探听虚实。齐景公高规格地设宴招待,酒至半酣,范昭就说,我想讨国君杯中的酒喝,行不行?齐景公说:“这有何不可,来人,把我杯中的酒倒给范先生。”侍者把齐景公杯里的酒倒给范昭,范昭一口就干了。干了之后,侍者正要给双方斟酒,齐国的大臣晏婴就说,且慢,给国君换一个新杯子。范昭就不高兴了。又接着喝了一会儿,范昭假装喝醉了,说:“我想跳个舞,给我奏成周之乐。”这管音乐的太师很冷淡地说:“你要这音乐,我们这儿不会奏,没人会演奏。”类似几个来回的切磋,搞得范昭非常没面子,很不开心地回去了。酒宴结束之后,齐景公就问晏婴,大国来使,你们弄得人家很不舒服。晏婴说,他就不是来舒服的,他就是来挑事的。他要咱们国君杯中的酒,这是挑衅,是试探,是要乱我们的尊卑。所以我给你把杯子换了,就是不跟他喝一个杯子里的酒,以免乱了上下尊卑。他跳舞要奏成周之乐,这成周之乐是天子之乐,我们诸侯国是没有资格演奏的,他偏要乱来,所以太师也不给他演奏。范昭回到了晋国,向晋平公汇报说,齐国不能打,我想侮辱他的国君,被晏婴识破了,我想乱他的礼仪,又被管音乐的太师给识破了,所以齐国有贤臣,不能打。晋平公去探虚实,探完之后很实。前面我们讲十二诡道的时候讲过“实者备之,强者避之”,一探虚实很实很强,就不要打。”
这个例子主要让我看到了「诡道」的使用场景,同时也让我领略到了君主和谋士之间的关系。贤臣的头脑很清醒、是能够维护君主的权威,以及规避陷入诡道的风险。这个例子中主要涉及「12种诡道」里的第八条『怒而挠之』和第七条「强而避之」。首先齐景公的修养很好、格局很大,能够以高姿态招待他国使者,而且平等相处和对待。范昭通过「怒而挠之」的方式在挑衅和试探齐景公,看他能不能中了诡道。比如,被挑衅成功,一气之下出兵攻打晋国。可见他并没有受到挑衅和试探的影响,并且他身边的贤臣也在维护他。其次,范昭这样试探的风险极高,因为很有可能会被对方借破坏尊卑的理由直接杀掉;但是这样试探最有意义的点是能够真正探出虚实,之后也做了正确的决策,说服了君主不要打。这其实也让我体会到了一点是,有些挑衅和试探是刻意为之的,是在探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