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疑惑于事件发生与他们生命中的意义。在关注发生了什么事之时,找寻解释是一个错误。会对某些当事人产生暗示的作用,反而误导了当事人主观感受或意义诠释而取代当事人的声音。需要以当事人的整体知觉为基础,不以咨询之的语言来诠释当事人的故事,如此才能真正同理与理解当事人并落实当事人才是专家的原则。
当事人认为困扰的解决需要他人做些改变,用来掩饰当事人的焦虑。由于SFBT看中当事人的知觉,包括其谈论别人需要改变的看法,因此SFBT咨询师会尊重当事人期待别人改变的知觉,但不会过度解释其是否为当事人的焦虑或防卫机制,反而视这样的期待为当事人目前如何看待他们生活方式的表征。
SFBT咨询师将会置自己于“身后一步引导”的位置,一方面尝试理解当事人,并确认自己对于当事人理解的正确与否,另一方面还会思考如何让当事人回答问句时,能够引发自如我赞美的“自我赋能”重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