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是美国心理学荣誉教授丹尼尔•卡尼曼的巨著。 卡尼曼曾在2002年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樊登说的没错,《思考,快与慢》确实是一本很难理解的书,我听了两遍都没有弄明白。那些术语,什么常态理论,因果关系错觉,合取谬误等等,刚刚听过,又追不回来了。如果检点自己可以记住的内容的话,主要是大脑中的两大系统了。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
什么是系统(1)(快思考)?
每次上班,或逛街,快要走出小区时,总会想一想,刚才锁门了吗?上保险没有?然后使劲的搜索大脑,回想刚才出门的场景,企图从记忆图片中找出刚才碰门,拿钥匙,上保险的一连串动作。但遗憾的是,记忆库里没有这几帧画面。想像着如果没有关好门可能出现的后果:陌生人轻易进入,翻箱倒柜,房间乱成一团……, 还是决定立马返回去确认一下。但每次返回去,都发现,门已经上了保险,关的好好的。这才放心的离开。但下次,又会重复同样的神经过敏。直到上周,出门上街,又发生同样的事情,这次,毅然选择不再回头,不再确认。当然结果很好,返回家时发现门确实已经锁好。
还有,就像现在,手指在键盘上自如的敲击,一个一个的字出现在屏幕上。但是,如果我自问:键盘上的F在哪,K在哪?我自己立刻就晕菜了!我发现,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他们位于键盘的什么位置。但是,当我打字的时候,我不需要思考,我的手指会迅速的找到相应的按键。——我的手比我的脑子快好多倍!
所以,就像熟练的老司机开车一样,就像我们每天醒来穿衣服,洗漱一样,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已经成了一个自动的反应模式,我们会根据生活的经验下意识的做出反应,而不需要脑力的损耗。这就是系统(1)。
那么什么是系统(2)呢?
假如你在操场慢悠悠的散步,边走边想心事,这就是自动化的系统(1)的反应。这时,如果有人过来,问你一个棘手的问题,今年,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供上暖啊?这时,你的脚步一下子放得更慢了,你的系统(1)的自动反应模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了,就向系统(2)求助,系统(2)将大脑的注意力分配到系统(1)遇到的难题上,集中精神处理这个问题,然后给予回应。系统(2)的运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因为一旦注意力分散,它的运作也就随之中断。
所以,学生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这些都是大脑中的系统(2)在发挥作用,当系统(2)在发挥作用时,其它别的与此不相干的事情会被大脑自动屏蔽,所以专心的学生往往忽略干扰的场景,听不到下课的铃声。但系统(2)是非常懒惰的,除非系统(1)解决不了,并发出求助信号,系统(2)才开始工作。这就像有些学生,不论老师提出怎样富于启发和挑战性的问题,他们都无动于衷,从来不让自己的系统(2)发挥作用,而只是机械性的做着简单的不需要动脑筋的动作反应:起床,吃饭,坐在教室,下课尿尿,上课睡觉……
系统(1)是自动化的,系统(2)需要费脑力。但是,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只有系统(1)在工作,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需要系统(2)帮忙解决那些需要费力的难题。系统(1)加系统(2),我们得到的是什么?绝对不仅仅是数字三,而是更加聪慧丰盈圆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