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一本书叫《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作者是林紫,她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她也是孩子的妈妈,本书中描写了很多她和她孩子相处的画面和故事,大家如果可以看原书,可以去读一下
我把安全感分为了2种,第一种是物质安全感,指的是你有多少财富,这个社会经常会有人说,钱能够解决99%的问题,确实也如此;第二种是内在安全感,指的是你内心是否和平和安定,这也是一种力量。
外部的物质保障是我们生而为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生存下去的基础,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安全感全部都放到外部,那外部环境的任何一点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我们安全感的坍塌。而真正的安全感,是孩子一生所追求的“归属感”,能够让心灵有所寄托,有人能够爱着
这里提到一个词叫做“伪安全感”,很多父母觉得我要拼命工作,提升我的职位增加我的收入,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安全感,这个无可厚非,因为可以为孩子创造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忽略了孩子最重要的一点是内心安全感的建立,孩子在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孩子在遇到困难需要解决的时候,你也没有教给他怎么处理;最后父母发现,他们在物质上不断地努力,但是还是未能够给到他想要的安全感
另外一种“伪安全感”是父母觉着孩子应该按照我规划的节奏来,他就会安全,因为自己生活经验丰富,可以帮助孩子减少遇到挫折的可能性,但是人是独立的个体,需要他自己去面对生活的各种不确定性,家长需要教给孩子的是怎么处理问题,而非逃避问题
所以真正的安全感是内心有归属,遇到不确定性,我可以积极的拥抱,我知道会有人爱我,我也知道我自己可以处理好
那么一个人如果长期缺乏安全感,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呢?
第一,有的孩子会比较自卑,他可能遇到问题就会退缩、紧张,不愿意跟人打交道,他也不敢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里面探索
第二,他可能表现的自大,他在外人面前伪装得很好,甚至觉得“我要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方式”,实际内心很不安全
一个有安全感的人,他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下,整个身心状态都是安定和放松的
那么怎么打造孩子内在安全感呢?
第一,要从父母做起,先处理好父母自己的安全感。孩子缺乏安全感,往往是因为父母缺乏安全感。他可能会控制小孩,让小孩按照他的意愿生活,保护的很紧,但是孩子却失去自由;也有的家长会希望自己孩子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一旦有一些小问题就焦虑;另外的家长因为缺乏安全感,他会焦虑,也会带着孩子一起焦虑
那么父母如何觉察自己内心是否安全的呢?第一件事儿就是要做好自我察觉,当我们说出一些不合适的话,或者吼叫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反过头来想想,为什么我当时会是这个样子,我内心当时在担心什么?我自己的不安全感在哪里?找到这个最本质的原因,然后我们去面对他,这可能是自己的曾经受到的伤害,找到这个内心缺失的地方
第二,要做好情绪管理,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情绪问题,可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说一句话,"我去处理一下我的情绪,我为我的情绪负责,你为你的行为负责“,找个空间给到双方去处理,一个有安全感的人,不是消灭了七情六欲,而是对自己的情绪有非常清晰的觉察,并且可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其实如何培养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前提还是在父母身上下功夫,当父母的安全感得到提升后,能够做好情绪管理,孩子的安全感也会相应的提升
书中也分享了一些小技巧
如何跟孩子心平气和的说话?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个练习,叫作“我看见、我听见、我感觉”。比如一家人走在马路上,可以分别说一下我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你会发现孩子的视角和大人的视角会有很多的不一样
比如孩子在学校交不到好朋友,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跟孩子进行沟通,缓解孩子的紧张感
END
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其实更多的来自于父母内心的不安。父母要做的是调整好自己,给到孩子爱和相信,相信孩子的生命力、而不是代替他们,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力量去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