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然而当下基层人才流失问题严重,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如何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基层条件艰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存在差距,这是人才流失的客观原因。教育资源匮乏,难以满足人才子女的教育需求;医疗条件有限,影响人才及其家人的就医保障;文化娱乐活动单调,精神生活难以丰富。这些因素让人才在基层工作生活存在诸多不便,心生去意。
人才发展空间受限也不容忽视。基层工作事务繁杂,工作内容重复琐碎,人才缺乏足够的晋升渠道和发展平台,个人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即使有好的想法和建议,也可能因体制机制等原因难以落地实施,长此以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被消磨。
为破解这一困境,要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改善基层生活条件。加大对基层教育的投入,建设现代化学校,引进优秀师资,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配备先进医疗设备,培养专业医疗人才,让人才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丰富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图书馆、文化广场等,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满足人才的精神文化需求。
拓宽人才发展空间是关键。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打破论资排辈,注重能力和业绩,为优秀人才开辟晋升“绿色通道”。设立基层人才专项发展基金,鼓励人才开展创新项目和创业活动,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选派人才参加培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还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对人才的关心关爱,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定期走访慰问,了解人才需求,解决实际困难。树立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通过表彰奖励等方式,增强人才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用感情留人,让人才感受到基层的温暖和重视。
基层留住人才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政府、社会和基层组织共同发力。只有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让人才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广袤乡村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