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经常听到耳边有这样的声音:凡事往好处想。小时候没怎么往心里去,直到长大了,才知道这样的想法叫“正向思维”。
正式地接触并学习正向思维,是在2017年焦点的课堂上,因为焦点的“五聚焦”之首便是“聚焦正向”。正向思维以系统观为理论基础,强调关注什么便会得到什么。当把更多的视角放在正向面上,正向的东西便会增多;当关注好的一面,好的一面也会增多。
日常生活中,我不断习练自己的正向思维。遇事多想着有利的一面;遇到困难后多想解决后的美好;与人想处多看关注对方的长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把持优点不多不得了,缺点不说慢慢少。逐渐地,感觉自己的正向思维已逐渐形成。
前天,在市残联举办的心理健康讲座中。带领老师在PPT上快速放映12张风景图片,示意听众对每张图片写出自己的第一感受。当时,12张图片依次放过,每张图片仅停留10秒钟。全部放完后,分小组讨论自己的感受。我这才回过头来仔细地阅读自己的感受。竟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规律:记录的所有关键词或简短感受,全部都是正向的、充满希望的!
对于密集的竹林,有组员反馈看了之后感觉有压力,透不过气。我的感受是:天然氧吧,想深呼吸!
对于即将喷发的火山,有组员反馈要爆发脾气。我当地写下的感受词是:厚积薄发,象征着自己不断的学习,终有一日会有用武之地。
对于乌云密布的图片,有好几位组员反馈暴风雨即将来临,很压抑。我却看到的是地面大片的美丽花朵。
对于无人区的干涸沙漠,有组员的感受是无人区、绝望、死亡。我写下的感受是:胡杨林加黄沙等于美。
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废旧工厂的照片,大多数人反馈的感受是:破旧、凌乱。我当时写下的感受是:改造后的样子一定很好!
很欣慰自己能有如此好的正向思维,这正是这些年持续学习和训练的结果。这份正向思维,让我更多地看到生活中的善与美、理解他人的不易、感受困难之后的希望、透过缺点看到背后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