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后回应时,尽量做到简述内容+看见感受+说出来访者的内心需要或期待(共情)。
1.焦点解决不主张过多自我暴露,“我觉得”“我的感受是”,要多问当事人的知觉,他怎么看,怎么想,感受是什么,打算是什么,而不是我认为他应该怎么样。
2.没有绝对的坏事,所有的状况都是来送信的,都带着善意的提醒。要多问问自己“这个事在试图告诉我什么?”
3.强调多个面向多个视角看事情,强调关注未来想要什么,现在能做什么,过去已经拥有或做到了什么。抱怨背后是期待,问题背后是目标,苦难背后是坚持。
4.倾听来访者时,要弄清楚他更想改变的是哪一块,就集中用力细化这一块。不可能一场咨询什么都要解决,围绕一条主线梳理。
5.咨询师要稳得住,不能助人之心过强,急着替来访者出主意想方法,一定相信来访者是他自己的生命专家,解决问题的方案都埋在他内心。咨询师只要耐心地给予来访者足够关注和好奇,提出问题后耐心等他思考,顺其自然,不催不推,等着来访者的思路在梳理过程中逐渐清晰明了,应对问题的方法、答案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