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等人没有异议,内阁就此奏报明世宗。
明世宗批示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王阳明放言自肆,诋毁朱熹,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到处聚众传习邪说,坏人心术。
第二、宸濠之变,王阳明与伍文定移檄举兵,擒获首恶,功固可録,但兵无节制,夸大虚报功劳。
第三、掩袭两广夷匪,恩威倒置。
第四、所封爵本当追夺,但系先朝信令,姑与终身;但他死后应该享受的卹典礼仪,朝廷一律不给。
第五、都察院应榜谕天下,敢有踵袭阳明邪说,非议圣人的,重治不饶。
明世宗同时密召杨一清,对他说:“王阳明窃夺儒名,实无方正之学;王阳明崇奉禅学,好尚鬼异,非孔门之士。平定宸濠之乱,实际上是伍文定的功劳,王阳明凭着上司的身份而袭功;而且王阳明见风使舵,眼看皇兄明武宗御驾亲征,知道宸濠必败,所以才和伍文定一起举事;朱宸濠在南直隶就被擒获,王阳明却回到南昌去杀人。两广之事,王阳明见对方强大,就屈为招抚,损害朝廷的威严;而对八寨却纵意杀戮。可见遇到强敌,他就不分首犯从犯,一律招安,遇到软柿子则任意杀戮,自夸建立了奇功。”
杨一清对明世宗和桂萼的一派胡言,罔顾事实,不加一句分辨,表示完全同意他们的意见。
三月二十九,挚友、南都吏部右侍郎湛若水作《奠王阳明先生文》,表示沉痛的哀悼,全文大意说:
上天生人,是有意的吗?还是无意的?上天如若无意,为什么赋予你超凡的智慧?上天如若有意,为什么让你早亡?
想当年我们在京师邂逅,便相互倾慕,后来又订下终身共学之盟。我们都崇尚程颢先生的《识仁篇》,认为仁与万物浑然一体。
您因言获罪,被贬龙场,我作《九章赠别》。
正德六年春,您从南京调回京师,寓居长安灰厂,与我为邻,我们每天的饮食起居几乎都在一起,存养心神,相互砥砺,剖析疑义。
我言圣学即“体认天理”,您问“何谓天理”,我答“廓然大公”。您没有反对,说佛老是圣学之枝叶。我说,既然同枝,必然同根。伊尹、伯夷、柳下惠与孔子同根,但释迦于我孔,根株咸二。
正德七年春,我离京出使安南,年末,您由吏部迁南都太仆寺少卿,我们南北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