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于读书推崇备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为很多读书人的座右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更是激励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一朝及第,光宗耀祖。读书一直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改变命运的利器。哪怕是在建国后,高考一直成为无数有志青年,特别是寒门子弟飞跃龙门的最好也是最公平的途径。
在感情方面,我是个相对晚熟的那种。初中时很多同学都在读琼瑶和三毛的爱情故事,我们那时这都是禁书,被老师发现都是要被没收的。我一直是到了高一的那个暑假,在同学家偶然看到琼瑶阿姨的《碧云天》,我一下就被琼瑶那细腻的文字和煽情的爱情故事所吸引。在那个暑假,我从同学和图书馆到处借琼瑶写的书,几乎全部读完。别人都是高中时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我是直到大四写毕业论文,作为消遣才读的。
我在中学时最大的成就是读完了四大古典名著,这个我是受到钱钟书先生的影响。在他的一篇回忆文章中,他说大概是他上小学四年级时,因为生病休学一年,他几乎没有看过语文课本,养病休学之余,他就是把《三国演义》读完了,那时他还没有认识很多字,甚至连那些书中人物的名字都叫叫错了。但是那样他也坚持,每天等小伙伴放学回来,给他们讲钱氏三国演义。后来学年末,回到学校考试,语文全年级第一。
整个中学阶段,我都是住校。所以我有很多读书的时间和便利。现在为了鼓励孩子们多读课外书,中学考试中都强制加入了经典书籍必读内容的考试。我为这个建议喝彩,希望列入考试的书可以在多一些。为了我们祖国的未来,真心希望可以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读书环境和帮助。我那时读书,还有一个好习惯,我喜欢记读书笔记,把我喜欢和认为精彩的句子抄下来,这对于我们自己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大学阶段,我读了更多书,除了我们正常的专业课书籍和必要的历史专业相关书籍外,我还读了很多很杂的书。但是那时候我最喜欢读的是名人传记,特别是美国历届总统的传记,我最喜欢的是约翰肯尼迪总统的传记。他父亲老肯尼迪教育孩子的理念一直在影响我的教育理念。因为老肯尼迪是爱尔兰移民,虽然有钱,却不被上流社会接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把肯尼迪兄弟都送人哈佛读书,可以跟美国那些上流社会的子弟结交。同时为了提高约翰肯尼迪在同学中的威望,他花10万美金让当时学校男子棒球队的队长让出队长的位置给肯尼迪,这对肯尼迪快速融入上层同学圈产生了关键作用。后来的事实证明老肯尼迪的前瞻性和决断力。肯尼迪的这些同学都成为他竞选总统和他政府组成的重要成员。可以说我的女儿就是在这样一个教育理念下成长的,我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我都是把她送到最好的学校,给她最好的教育,从小就跟层级比较好的家庭的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我是坚信环境和圈子塑造人的未来。
工作之后,我读的书更多是管理类的,后来又逐渐迷上了国学,我特别喜欢来自台湾的国学大师的著作,比如曾仕强、傅佩荣,我最喜欢的是蒋勋的著作。他们的作品都是学贯中西,有非常独特的见解。
古人说“开卷有益”,当然是指对人有积极作用的书籍。书籍是人生成长的阶梯,多读书可以让我们走的更高更远更有趣。愿大家都可以与书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