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书评还是三个月前的事,最近事情有点多,有点累,实在分不出时间给它,心理实在觉得有些抱歉。不过也就是在这段时间,着实让我深刻体会到心心念念想去看书是个什么样的感受,没有一点言不由衷,就是很想了。有时候琢磨琢磨就不由得发笑,也曾质问过自己早干嘛去了。是啊,最该看书的年纪干嘛去了,但是,没有答案。没办法,就是在最应该的时候不想,结果在只想躺平的时候它就悄么声儿的来了,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对看书这件事的渴望能提前个二十年,不知道今天又会是番怎样的光景,这样的需求来的是有些晚吧,但我觉得应该还不算太迟。
看完这本书我用了四天,有史以来阅读最快的一次,我就说我很想看书吧,如饥似渴是不是,不过它确实也没有多厚,窃喜。再次执笔,稍带了些许的陌生感,可能时间真的很长了,脑子还没从别的事儿上转过来,手也跟不上节凑了。不过不要紧,最坚难的总是从思考到行动的第一步,而停下来再迈开腿的这一步相较于第一步来说,这点苦痛挣扎也就只能算是皮毛了。
一个天才少年的陨落,它讲的就是这个。出生于小城的汉斯自幼天赋过人,勤奋好学,被视为神童,他以优异的成绩被神学院录取。你看,天才的成长之路总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可是结局就不尽相同了。他在神学院交到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的出现貌似成了他开始坠落的起点。他们性格迥异,甚至截然相反,他胆小内向安分守己,而他的朋友却叛逆张扬似乎对一切安分勤勉都不屑一顾。要说他们是怎么成为朋友的,我觉得作者给出的答案也很合情合理。知道吧,在学校,在同学之间是会分出小团体的,小团体最初的形成在我看来大概率不是因为情投意合,而是由于互为需要。需要取长补短,需要偶尔的同仇敌忾,需要共同对抗寂寞和无聊,当然选择一个相对舒服的人也是条件之一。而汉斯和他的朋友就是被各个小团体甩下的两名,或许因为一个过于单调,一个又过于丰富了吧,总之,他们就是不被挑选之后不得不的选择。开始相处时汉斯还是有些勉强,毕竟不得不的事儿是会让人有些不情不愿的,可是时间啊孤独啊真是能侵入骨髓的毒药,他也不会想到这个不情不愿的选择会成为他在这座神学院里唯一的精神支撑。可是当支撑不在了呢,他还能和谁好好相处……
说一个发生在他们之间的小插曲吧,让我颇有感触。他最好的朋友犯了校规遭到学校严惩,其他同学指指点点背后讥讽,老师也都嗤之以鼻,这个所谓的坏学生遭到了所有人的厌恶,那么问题来了,汉斯应该怎么做。书中的汉斯惧怕被人排斥,因为要过好长时间才会有人和他说话,每个人都知道肇事者是会受到学校监控的,如果和他有了任何瓜葛都是很危险的事,一个坏名声是最轻微的后果了。可是国家对于学杂费的减免势必会伴随着极其苛刻的条件,这一点汉斯很清楚,所以,在忠于朋友还是追随野心之间,忠诚落了下风。权衡利弊应该是每个成年人都会做的事吧,趋利避害也是人性的本能反应,毕竟没有人爱好迎着困难上的给自己找罪受,所以对于汉斯的做法我表示理解。无动于衷总好过补上一脚,这或许是自我平复内心愧疚的一种说辞或叫心理安慰,在你左右摇摆,是选择利己还是选择为人的时候,这样的一句话或许能起到减轻内心挣扎和不安的作用了。可是,再换个角度想,有些时候的无所作为就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背叛了……背叛的是什么,我想大概就是对信任的期待,对关系的依赖吧。所以他的朋友从此和他断绝了来往,我同样也表示了理解。
同为理解,那到底该怎么选,我有这样的判断。首先你要知道世上的事两全是很难的,这是前提,甘蔗没有两头甜的,如果你既想要这样的选择又想要那样的结果基本不可能,所以别给自己可以回旋的余地。没有了余地之后,你才能清醒的问问自己选择后的结果是不是完全可以接受,哪怕难受些,但还是可以消化的。如果可以,那么恭喜,无论你选择的是哪样你都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汉斯和他的朋友从无话不谈到形同陌路,一个试图挽回一个却心灰意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已经和朋友这两个字无缘了。直到另一件事情的发生……
神学院的一名学生失足落水,溺死了。这成了两个昔日朋友再次重归于好的契机,似乎在死亡和意外面前,一切的计较都变得矫情和多余了。汉斯竭尽全力去挽回逝去的友谊,他在他面前诚恳的忏悔,责备自己的懦弱,并且发誓以后无论何时都会站在他身边。而他的朋友显然也是被那个突然离开的生命震慑到了,俩人相逢一笑泯恩仇,破镜重圆。有没有觉得,在生命面前,所有的钻营和心思都成了小丑脸上不经意的那抹微笑,让人觉得丑陋而又没有意义。可是,生命给人的启示又能维持多久呢……时间一长就会恢复如常,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重归于好的两个人似乎比从前更加要好了,这世上来来回回的关系可能真的有很多种吧,有的感情破裂后就成了和好容易如初难,而有的关系失去再重拾才能倍感它原本的可贵,这两个年轻人显然属于后者。汉斯已经完全依赖于这个朋友了,他不仅是他的朋友,是可以倾听和诉说的对象,他更是在这个冷漠的神学院里唯一可以取暖的人。直到他的朋友再次严重违反校规被学校开除。从他们再次和好,汉斯对学习的兴趣和天赋好像日渐消退了,从天才少年变成了在周遭人眼中只知道和“坏学生”一起厮混的差等生,他再也不是老师眼中的骄傲了,成绩也是一落千丈。自从他的朋友离开,他成日神情恍惚,可是比起形单影只带来的孤立无援,同学背后的冷嘲热讽嬉笑谩骂,还有老师表现出来的失望透顶和厌弃才是对他本就脆弱神经上的一记重锤。不久,汉斯就生病了,得了神经衰弱,不得不被送回家修养。
书中有一段对汉斯父亲的描述,我觉得很有意思,特别要分享一下。“如果把他和任何一个邻居调换下名字和住址,也不会引起什么变化。跟镇上其他所有家长一样,对地位比他高的,他骨子里有着根深蒂固的猜忌;而对比他有天赋、有才能的,他又怀有深深的敌意。”其实这样的人不是个例,只是这话好说不好听,平时也少有人对他人进行这么深刻而有趣的评价。不过我倒是觉得没什么,因为当才能和自我评价不太匹配的时候,假想敌就是会层出不穷的。在这本书里,作者对刻画人物心态和行为的描述是极其精准和写实的,特别值得称赞。你感受到的是真真切切的人,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迥异心态,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行为处事。
这样的一个父亲,能有一个天才做儿子简直不要太顺心遂意了吧,你绝对可以想象,当儿子考上神学院的时候汉斯父亲的言谈举止。不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来形容,也差不了太多。可是,儿子学业还没有完成就被中途劝退了,还得了神经衰弱,对这位父亲来讲那是多大的落差,可想而知他对儿子会是怎样的态度了。他为儿子在小镇上找了份钳工的工作,作为以后的生计,汉斯也只能无奈接受了跌落神坛成为一名技工的事实。
故事的结局,可能大多数人都料想不到,正如我一样。汉斯死了,被人发现的时候是在平静的湖面上,他变成了一具浮尸。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坠湖身亡的,只知道当天晚上下班后的他和同事喝了很多的酒,也许是跌跌撞撞在回家途中的山坡上失足落水的,又或者是……,无人知晓。昔日的天才陨落,社会的歧视与生活的失意,汉斯仿佛跌入到一个无情而庞大的车轮下。
故事完了,是不是听上去像是命运的嘲弄,但我真真觉得其实在某些选择上自己是可以有斡旋的余地。比如,在择友上或是在受环境影响等方面。不得不说,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很大,如果你做不到“同流合污”“随波逐流”“逆来顺受”那我劝你就赶快抽身离去吧,不必对抗,要干脆利落的跑掉,因为被恶意吞噬的感觉是会让人发疯的。对于朋友的选择,确实也应该有衡量的标准,底线是什么,我觉得至少应该选择不会把你拖垮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