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本《悉达多》,记住了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喜欢他如诗般优美的语言,更爱他富含哲思的文字。于是,接着读了他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在轮下》。
故事梗概
少年汉斯,出生于一个小镇。母亲早亡。他的父亲,是位普通的商人,属于放在人堆中能很快被湮没的一个人,市侩而庸俗。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汉斯,早熟而懂事。他是个天才儿童,你只需看上他一眼,便能感觉到他的与众不同、耀眼夺目。
因为环境所限,即使拥有超人的天赋又如何。汉斯的人生之路,似乎只有努力学习,考上神学院,然后再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牧师或教师。
当然,这个愿望说说容易,真正实施起来,也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般的艰难。
好在,汉斯不但智商高,更能听从父亲和老师的话,勤奋而刻苦。他就像只永不停歇的陀螺一样,穿梭于各个教师之间,不停地被补课。一会儿学希腊语,一会儿补拉丁文和宗教课,还有数学,等等。
终于,到了一年一度的州试大考了。汉斯作为小镇选送的唯一考生,去参加这场激烈的竞赛。他的身上,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除了来自于父亲、老师和校长的,还有全镇居民热切的目光。谁都希望能拥有这份荣光,却不关心,这个少年被过度挤压后,身心是否依然健康?
只有鞋匠弗莱格注意到了汉斯日渐消瘦的身影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他说:“考试终究只不过是表面的东西,且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就算考不过,也并不丢脸,哪怕成绩最好的人也有名落孙山的可能,万一他真的落了榜,就去想想,上帝对每个人都自有安排,自会指引他们走自己的道路。”
但汉斯那时正被虚荣心所驱逐,鞋匠的话,他根本没听进去。
参加考试的学生,都是来自各地的尖子生,竞争十分激烈。汉斯的内心,也是十分忐忑,生怕自己考砸了。但意料之外的,他竟然取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这不禁让他又有些飘飘然了。
但进了神学院,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一劳永逸,相反,这只是通往“成功”之路的第一步。为了今后闪闪发光的人生,汉斯不得不咬紧牙关,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学生。
原本,他可以享有一个难得悠闲的假期,但为了开学后先人一步,汉斯主动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如养小兔子、钓鱼、园艺等,而将心思都放在了预习功课上。
老师的赞许,同学的仰望,似乎就是他人生的唯一目标。那时的他,唯独忘了问一问自己的内心:“你快乐吗”?
在进入神学院的初期,靠着勤奋,汉斯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也因为一味追求成绩,汉斯觉得,自己的日子,如同木偶人般单调而乏味。直到与同学海尔纳有了不打不相识的交情。
海尔纳同样天赋极高,与汉斯不同的是,他却是个率性不羁的少年。他藐视现行的教育制度,认为与其拼尽全力争上游,不如听随内心的声音,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他就把写诗当做自己人生的一大乐趣。
与海尔纳的交往愈多,汉斯愈向往他的那种生活方式。后来,他的学习成绩逐渐下滑,以至于校长找他谈话:“千万别松懈,要不然就会滚到车轮下面去的!”
因为与学校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海尔纳成了校方眼中的不良学生。而他,也因为敢于与校方做斗争,最终被学校开除。但他并不难过,反而很开心,因为,他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海尔纳走了,也带走了汉斯的心。他的学业,陷入了持续的下滑状态,并且头疼病也成了家常便饭,不时的来骚扰。终于,这匹小马驹因被驱使过度而瘫倒,再也不中用了。
当汉斯不再是昔日那个成绩优异的天之骄子时,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剧烈的改变。后来,他更是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被迫休学。
返回小镇的汉斯,褪去了昔日神童的光环,成了一名非常普通的钳工。在极度的孤独与困境中,他的脑子里,已经栽下了死亡的种子。
哀莫大于心死。当一个人对生活不再抱有热情时,即便苟活着,也无异于行尸走肉。
最终,在一场醉酒之后,汉斯独自沉入了湖水之中。从此,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青春的岁月。
读后之思
在看书的过程中,常常有一种很深的无力感,为这位天才之星的陨落而伤心、难过。虽说故事抨击的是一百多年前的德国教育体制,但纵观我们当下,又是何其的相似?
应试教育,就像一列滚滚向前的列车,老师们忙着往学生的头脑里填塞各种的知识,而学生们也疲于奔命,只要一不留神,就随时有被甩到车轮下,被碾压的可能。
新闻中屡有报道,说一些学生因为不堪重负,在高考前夕,以自杀的惨烈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或者,也有因为神经绷得过度紧张,而导致精神失常的。每当看到这些消息时,心里除了惋惜,更多的是哀叹。
有时候我会想,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初衷,总是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是,走着走着,我们往往会背离了初心。常常会不自觉的攀比,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也能成为众人艳羡的,“别人家的孩子”。
为了不至于落后,家长们不惜斥重金,让孩子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奥数、作文、英语等自然是一样也不能少,除了这些,才艺方面也要跟上。什么书法、音乐、舞蹈、绘画等等,也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乐不乐意学。
去年,听闻教育“双减”政策出台,家长们不由得松了口气,孩子们更是欢呼声一片。可是,谁知道,很多地方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又悄悄的变了味。课依然还是要补的,只不过,将之前利用双休日明目张胆地补课,化作了每天晚上悄悄的进行。
曾经听到同事在议论自己家孩子补课的事,说每天晚上要去接送孩子,大人累,小孩子更累。我不由得插了一句嘴:“那就不要补了,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不是更好吗?”
同事无奈地说:“谁敢呀?大家都拼命的往前冲,自己家如果不跟上,岂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听罢,我也是无语,感觉心情十分沉重。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培养高分低能的所谓“高材生”、考试机器,还是引导他们成为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智慧之人?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不是从流水线上获取产品,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要摒弃浮躁之心,以理性平和的心态,换取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知识的给予,只是一时的;智慧的传授,却是永恒的。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人师者,更应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让孩子们懂得快乐学习的方法,才是一辈子的受益。
更何况,每个人的特长、兴趣不同,又怎能强求他们都成为那个千篇一律的“优秀生”呢。
愿每一朵花儿,都能自由地绽放;愿每一棵树苗,都能茁壮地成长。即便成不了参天大树,做一棵蓬勃的小草,同样能装扮整个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