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捧起钟杰老师的这本《一线教师如何自成长》一书,发现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感觉钟老师是一个用爱、用心、用情、用智慧在做教师和班主任的老师。
在此书的序言中,钟杰老师的儿子何欣源老师谈到钟老师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与她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钟老师是时间管理的高手,她能很好地处理自己工作、学习、家庭和外出教学的时间,既能做到有条不紊,又避免时间浪费;钟老师一个活力满满干劲十足的人,她的口头禅就是“干活!干活!只有干,才能活!”同时还是一位能够进行自我调适的高手,无论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多么快,她都能利用饭后的散步、空闲的追剧来放松心情,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焦虑,高效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
在序言里,突然发现钟老师有三个第一:在家里,钟老师一般是家里第一个起床的人,在洗漱的同时收听一些高质量的线上课程;吃过早餐后,钟老师总是第一个到达办公室的人,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同时,钟老师还是第一个到达教室的人。
钟老师不仅起得早,还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甚至在外出讲学的途中,在候机室,在高铁或者飞机上,钟老师都没有放弃阅读和写作,这些做法耳濡目染地感染了家人,尤其感染了何欣源,他看到母亲如此努力,如此用心,如此不懈追求,才造就了自己懂事、自主、大方的性格。
钟老师到达教室后,不是单纯地站在教室门口“面目狰狞”地等待(这是很多班主任的常用表情),似乎如果不用严厉的眼神看学生,学生就会失控一样,而是主动与学生一起打扫教室卫生、擦拭窗台、收拾讲台、扫地拖地。而在于学生一起劳动的时候,学生的脾气被老师摸清了,学生的困惑与老师沟通了,学生的成就与老师分享了,既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又增添了与学生的感情;既积累了写作的教育素材,又给学生做出了榜样。学生愿意与老师一起劳动,也愿意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形成闭环的良性循环。
看到钟杰老师的身体力行,突然想到两句话,一句是做给你看,另一句是看着你做。在实际的工作中,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一线班主任,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后勤辅导教师,往往存在一个是“做给你看还是看着你做”的问题,有些人一讲道理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一做事情却漏洞百出、表现不佳;有些领导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台下却无动于衷、躲进小楼成一统;有些老师遇到校园里面有垃圾,不是立即捡起,而是指挥学生捡起来,嘴里还教育着学生要随身捡起身边的垃圾。
南朝宋刘义庆所编的《世说新语》中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这句话,意指某人的言行足以成为知识分子效法的准则以及世人的典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作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作为学生道德的塑造者,就决定了必须是修身立德的道德楷模,必须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路人。作为教育者,在了解了钟杰老师的成功路径之后,我想我们更多地是应该反思,反思我们是否存在想得太多、说得太多而做的太少,反思我们对学生生命个体是否真的做到了尊重,反思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时候,我们是否做到了带领学生一起干,而不是颐指气使地看着学生自己干!
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