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时候我在想,抑郁症固然可怜,但作为抑郁症的家人,也许更加可怜吧。
吞药后那几天我天天都往堂妹那儿跑,使了浑身解数去撬开她的嘴巴。
堂妹吞药第一天我去勾她说话尚且没什么防备,晚上大伯就带她去医院挂了水,第二天状态好了很多就不太肯跟我说话,一直耍手机看视频,让人看了心里窝火。
一直待到六点,她让我留下来吃饭,我耸了耸肩,答应了,给老妈子打电话不要煮我的饭,我说不用时,大伯回来了。
忽然想起一个问题。
挂了电话后,我说,大伯好久没睡了吧。听我妈说,前天你吞药那天大伯没睡,第二天直接就上班了,昨晚十二点多我妈打给大伯,似乎也没睡。
堂妹说:其实那天晚上,我写了一封遗书。其实我心里挺那啥的,我以为我爸会说什么,但他什么都没说,没问。只是问我那里不舒服,头还晕不晕,还想不想吐,肚子疼不疼。那天之后,我爸一直都是坐在外面的凳子上睡的。
啊,这样啊。
所以那时候才说拖累啊。
我愣了一下,眼泪就比我脑子快一步涌出来了,我得眼泪止不住地流,六点多天太阳已经下山了,天黑黑地,我们谁也没开灯。
她试图活跃气氛地说,陈医生你怎么了!?陈医生你……
我打断她,身子贴在床墙上,淡淡地略带哽咽道,陈医生,共情过度,得缓缓…
那么凶那么严格的大伯却被你磨成这样子,你高兴吗?你高兴了吗?你凭什么,大伯又凭什么承受这些……
2.
大伯真的是我最心疼的,也成为我最向往的男生类型,铁血柔情,万般苦难皆能冷静对待。
但大伯也是人,我还是怕大伯有事憋在心里的。就像我妈是我爸的发泄口,我爸工作不如意的时候跟我妈打电话就会语气很冲,脾气很大,有一次我撞见老妈气呼呼地侧躺着,手机在身后,来电也不接。
我奇怪地看了一眼,来电人,是老爸,他们两天天煲电话粥,今天是咋了?
我便接了电话,老爸语气有些讨好,本来想说什么的,听到声音是我,便让我给老妈听,老妈说:不听!真是的,什么人来的,臭脾气!
当然最后老妈还是接电话了,老爸讨好地道歉了~
所以妻子是一个很好的倾听人。
可是阿母现在的精神状态,我感觉有点像小孩子一样,有点护食,而且行为也很小孩子气,怎么担得起一个倾听人啊…
堂妹就更加说不了事,而堂姐从小就和大伯的关系不是那么好,甚至以前堂妹和大伯的关系要好得过堂姐。
所以我嘱咐我爸,多和大伯聊聊,让大伯有个倾诉的出口。爸和大伯是亲兄弟,可以成为一个好得倾诉出口。
至于堂妹的事,我和大伯谈话时,多有赞同大伯的观点,堂妹是真的懒真的拖延,认识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阿母出事前,她还偷钱去买手机!实在是不孝女!!
真的是又懒又病!不会想家!!!
但我还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太小了,堂妹现在真的太小了,我也年轻过,这个年纪,会想什么家里,只会想自己,等大一点思想成熟一点,也许就会好很多。
我告诉大伯,别管她那么多,就当她患上这个病开始就傻了,虽然不管她任她那么任性,烂泥扶不上墙,但好歹还活着。以后考不上大学,去送外卖也能赚钱。要是实在读不下去,就往她姐那里送,别管那么多。
3.
至于堂姐,每晚我都会汇报一下从堂妹那儿挖到的信息共享给她。毕竟她才是亲姐,很多事我没有办法插手。
其实我也点觉得,现在家里堂妹出了这样的事,堂姐是应该回家来陪陪堂妹的。
堂姐是自私的。
可是她的自私又是我能理解的,找到一份好工作,对于大专毕业的她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她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以后的人生。
她可以天天打电话给堂妹,关心她,关爱她,可让她回到那么落后的小镇,放弃自己的工作,她做不到…
她说,奶奶就是想让她活成她想要的样子,跟现在的男朋友分手,回到家里,在家里找份工,找一个家里这边的人嫁了,好照顾家里。
堂姐作为长女,在家时很多时候家务都是她和阿母一起做。
堂姐大学后,家务都是阿母做,现在阿母傻了,家务也做不了。堂妹又是个懒鬼,所以家里没有人会做家务。
我也是家里长女,我扪心自问,如果我是堂姐,我也绝对不会回家。
即使…家里已经乌烟瘴气,但不到万不得已,不到最后一根稻草被压垮,就仍然心存一丝侥幸……
能说什么呢?
你能放弃深爱自己的男友,放弃优渥的工作,放弃所有这几年的努力,放弃自己的人生,回到家里吗?
4.
不久奶奶也知道了堂妹自杀的事。
堂妹自杀的事我们都没告诉奶奶,帮不上什么忙,懒得让她愁了。
我做噩梦那天早上,奶奶忽然就抓着我问堂妹是不是自杀了?怎么回事?
我心情很糟糕,听着她说一些推卸责任,好像自己一点错都没有的话,怒火中烧,忍不住责骂她:
为什么?什么为什么!我为什么那么烦不肯跟你说?你怎么也不想想自己!为什么堂妹不肯跟你说话,我不想跟你说话,堂姐也不肯接你的电话?你天天说些什么话?
堂妹从佛山回来的时候给你带了一笔钱,你给堂姐说了什么?只有一句话是关心堂姐的,剩下你说了一大堆什么话?
我哽咽了一会,这是能说的话吗?这是能说的吗…
我觉得很无力,忍不住泪流满面,奶奶那么老,思想根深蒂固,她不明白为什么不能说,她已经思想固化了,她不明白,很多事她都不明白…
奶奶红了眼,思绪回到了从前,说了一些从前的苦日子。
我其实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说以前,我不能懂她,我只知道从前日子很苦,爷爷不管家,爱钱,生活费每个月给奶奶给得很少,奶奶既要管姑妈,大伯,爸爸的吃喝还得供他们读书。
奶奶当年嫁给爷爷也是因为她弟弟也就是表舅公眼睛瞎了,爷爷不嫌弃她带着一个拖油瓶。
奶奶曾经过得很苦,现在老了,脑缩小,天天头晕。
她总想跟我聊天,可是她总说一些不要嫁给外省人的话,总说一些古板的思想,总说我月经治不好,以后到了婆家得被嫌弃,总说我奶小,以后喂孩子都没奶。我真的很讨厌这些话,我也不想听,因为以后我不会结婚,结婚了也不会生孩子。
但奶奶也是真的关心我们,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生活上待我们都是好的,总是嘘寒问暖,我仍然记得奶奶在我高三的时候五点钟起床为我煲粥,我是走读生,很多时候都是中午回家吃饭然后带饭回学校吃晚餐,很多时候是奶奶帮我装好饭,装好水,我出门就能拿着走,有些洗不干净的衣物、被子也都是奶奶操心。
奶奶比妈妈还要更关心我。
我看着奶奶抹眼泪时,我有些后悔自己说的话,但也只能轻轻道,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过得都很好,要享受了……(你也享受吧,别管那么多。)
希望奶奶不要再说堂姐了。
不要再让大伯家增加苦难了。
5.
所以除去奶奶和阿母,其实比起情绪不稳定的堂妹,更痛苦地应该是阿伯和堂姐,他们明明处在更加难堪的处境,但他们没崩溃,崩溃的只会是不懂事的小女儿。
这样的局面让我对她又憎恨又怜惜,我恨她不懂得体谅家人的难处,恨她不懂事,可我却没办法自责她。
她妈妈出事的时候,她才14岁啊。
两年过去,她妈妈虽然有些好转,可是,终究是个领了残疾证的人。
我对阿母一刻不停的讲话,连半个小时都忍不了,何况忍了两年的堂妹?
我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她,因为如果是我,我也难去难受…
我和爸爸聊过堂妹的事,爸爸很生气地问:阿母是她老妈,大伯是她老爸诶?忍一忍不行吗?
我说:都是人,她也会烦,大伯会生气,会发火,她也会啊,都是人,不是吗…
6.
我也曾有过轻度抑郁和中度焦虑,虽然没有去确诊过,但那一瞬间的窒息感和厌世感,我知道那不是正常的。
所以我能理解,抑郁症发病时是怎样一种想法与心理。
我是个伪完美主义者,我若是做错一件事,我会记很久,这间错事会在每一天的,每一时刻,在我安逸地,安静地休息的时候,从我的脑子里爬出来,让我一遍又一遍得经历那一件错事,承受那一刻的尴尬与羞愧。
我会忍不住地想掐住自己的脖子,我会忍不住的想用刀划开我的皮肤,我企图用一切办法,用疼痛去转移我的注意力,我真的真的不想去回忆那一刻的尴尬,羞愧与痛苦。我会不停地告诉自己,everything will be better.
我会告诉自己,没事的,都过去了,只有我记得而已。
我抑郁的来源,主要是高中时永远提不上去的成绩,永远像是卡死在这个水平的成绩。
而堂妹,是从第一名摔下来,再也爬不上去,失去了老师口中的“大好前途”,成为老师口中的“废人”。
我的妈妈一直不能理解,我们那么小,有什么好烦恼的?她像我们那么小的时候就早早出去打工了,比我们苦得多了。
我细想了一下,也许也有老师的问题吧。
妈妈她不会抑郁是因为她从小就工作了,赚得到钱勉强生活了。而我们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什么呢?
反正我记忆中的老师,全部都将“光明前途”=“成绩”
这就造成我当时的抑郁,因为成绩上不去,所以等同于无论我怎么挣扎我都走不上那条“光明前途”,我的以后会十分悲惨,我的以后可能会找不到工作,赚不到钱,像一摊烂泥一样活着。
我的人生一片黑暗。
但实事其实并非如此。
我渐渐的看开了,全国那么多考生,单单是广东省便有76万,而重本高校就那么几所,每年一所重本最多招几千,有多少人能踏上这一条“光明前途”啊。
我接受了我的平庸,起码现在的我还走在我想走的路上,虽然以后可能会很难走,但我还在路上啊。
我的母亲也看的挺开的,她没什么文凭,觉得我考的上就好,考不上就算了。她说,一切都是注定的。那语气不是迷信不是失望,而是温柔带着些许无奈。
我的父亲算是个高管,知道学历的重要性,所以高三那段时间会用开玩笑的语气对我表达期望,说若是考上本科就给我买苹果手机,苹果电脑哦~
虽然我不想要。
但心里是暖烘烘的,正是父亲的鼓励,母亲的安慰,我才能顺利地走完高中。
而堂妹呢?
她的父亲比我的父亲还要严格,还要期待她成材,而现在,大伯只希望她“正常一点,帮家里做一些事”
本就在学校受挫,被众人认为是失败者的堂妹,在家里连个正常人都当不了。
7.
堂妹在自责那天救了她同学。
从她责怪我救她的态度来看,她很怕那同学知道那天是她救了她。
我不太能共情这个奇怪的想法,依我看,若是我,我明知她要死了却不救她,我会一辈子后悔的,即使那个人重度抑郁,躁狂症,活得很痛苦,但我还是会救她,不是想让她继续痛苦,而是给她一个未来。
我告诉堂妹,你若是真的自责,以后就当个心理医生,即使你没能力考上本科,专科也是有心理学这门专业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更重要的是,心理医生这个职业水很深,真正好的心理医生其实不多,大部分都很难共情患者,而你有优势,因为你有过,你知道,你理解。
堂妹沉默,没说话。
很多时候,惰性永存。
那天陪堂妹挂完水回去,堂妹责怪我为什么要救她?
我简直一个大问号?
答了什么我记不得了,反正就很无语。
也许她是想问我,明知道她过得那么痛苦为什么要救她吧,就像她当初救她同学一样。
堂妹到现在都不敢告诉她同学是她救了她。
我无法理解。
有时候我也想过人生挺没意思的,现在我脱离了高中苦海,来到医专,除了早八课,生活过得很舒适平淡。
我也没因此热爱生活与生命,那天死了我也不觉得可惜,只盼着有个保险能补偿爸妈这些年付出的金钱。
我时常问自己活着为了什么?一直浑浑噩噩地活着,唯一的目标是想成为一名医生。
为什么活着受苦我永远无法回答。
古时自杀会下地狱这样的封建观念束缚着人们,现代却没有。
越来越大的学业、就业压力传到新一代,活着为了什么?我不知道,我只是想在有生之年了解更多疾病,发现更多趣事,只是在人间走一遭,体验享受一次罢了。
那一天我忽然失去生命,我希望爸妈能快些忘了我,虽可能未达成目标,未满足心愿,但我不惋惜。
说白了我就是摆烂,能活就活活,活不成就不活,也就那几年命。
8.
堂妹越来越不舒服,我陪她又去掉了一次水,趁她吊水吊地迷迷糊糊,拉着她不让睡,逼迫她说些话题缓解我的无聊。
人在困的时候没什么防备。
她扯了七八个闲话,又拒绝聊了几次,才说,她是有计划自杀的。
她去佛山看完姐姐,觉得没什么遗憾了,恰巧我生日,就陪我过完。
(可真会挑时候:)
她恍恍惚惚道,在姐那儿过得挺开心的,很开心,开心到我都快忘了这个计划了,回来才想起来还有个计划。
我不知道用什么表情去吐槽,搞个自杀像是完成任务似的。
回去我就把这事告诉她姐了。
我猜测,堂妹她活得太孤独了。
我在堂妹家吃过一次饭,饭桌上沉默不语的,阿伯注视着阿母,温柔深情,我瞧了一眼堂妹,默默啃饭,一股百年孤独的气息流露而出。
我问过堂妹,以后想不想跟你姐一起住?堂妹答,不想吃狗粮。
堂妹去佛山那段时间恰好情人节,堂姐夫送了堂姐一大书玫瑰花,铺了一地。
这是堂妹的原话。
我吐槽完俗气,拿起手机就直接骂堂姐,你们既然喂抑郁症患者狗粮??
综上,会发现,在这个家,似乎并不需要堂妹,似乎她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就算她死了,也不会影响这个家。
虽然以我的眼光来看,堂妹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但她不能像我这个局外人看的通透。
我只能告诉堂妹,若是有一天你姐跟男朋友分手了,你爸跟你姐的关系比你跟你爸还不好,你妈现在这个样子,奶奶也老是说她,如果你都不在了,她就没牵挂了,以后她还靠什么联系这个家?你们家就得散了。
回去后我也让堂姐多跟她说说心里话,堂姐不是个喜欢说伤感话的人,总是跟堂妹说些开心快乐的事。
有句话叫乐极生悲,就算你说再多开心事,她笑完了,缓过来了,悲伤就会涌上来,最好多说些需要她的话。
隔天堂姐就跟堂妹聊了,我问她聊的怎么样,堂姐说:
我只是跟她说了我跟她一样内疚没有照顾好她,我失去她的话会很痛苦之类的,只是简述一下我知道她痛苦。
后来堂妹发了个朋友圈我才知道,原来她们是微信聊天(说实话,我觉得微信聊天虽然话说的清晰,但少了几分感情,不过效果达到就行。)
9.
零零散散说了个大概吧,很多细节都记不得了,后来堂妹去看心理医生了,我陪同,问了医生一个我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堂妹有胃病,吃抗抑郁的药会胃痛,效果不好。
心理医生建议去问精神科医生,探讨一下怎么解决,这是我们唯一能帮她的。
然后堂妹心理咨询完,做完心理评估就去挂了精神科医生。
时隔很久没做心理评估的堂妹,已经从中度抑郁变成重度抑郁+重度焦虑了。
虽然我已经猜到了,不过还是忍不住咂了咂嘴,唏嘘不已。
堂妹看医生不咋动嘴,医生问什么就答什么,我看不过眼一把把她拉起来,坐在位置上,问医生问题。
好歹我也是个学医的,虽然这医生没给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只说胃痛可能是药刺激胃粘膜,混着胃药吃就行了。知道了我们有药没吃完就让我们先吃着,然后只开了一点短效安眠药。
不太专业的感觉,我只能用我那浅薄的药理学知识,为堂妹制订了吃药计划。
首先抗抑郁药不能停,每天都要吃,如果停了会有撒药反应。其余的治疗心悸,胃痛,吃药导致的B2缺乏以及安眠药等等,都是觉得难受/睡不着的时候吃。
为了尽量缓解药效带来的副作用,我查了每个要的半衰期(就是药物在体内需要多久才能代谢完的时间)全部细细写好,然后建议堂妹晚上再吃抗抑郁的药,这样睡着了就能熬过一半的半衰期,不会太难受。
然后告诉大伯,每周给她七天的药,吩咐堂姐督促她吃药。
后来我就开学回学校了,前不久堂妹跟我说复诊了。
我:你吃药不舒服?(当时说好一个月复诊一次的,这才一周吧。)
堂妹:安眠药快没了,还剩一颗
我:那个短效的?
堂妹:嗯
我:效果不错?没感觉什么不舒服?
堂妹:没有吧
我:!
我:拿出我的小本本记下来
堂妹:而且长效那个对xxxx(她在吃的抗抑郁药)没有用,我看xxxx的说明书有说。
我:!
我:长进了啊还会看说明书
堂妹:那个长效的药可能会影响度洛西汀的药效,我回去拍给你,或者你百度
我:我记得xxxx副作用有疲乏,嗜睡啊,晚上吃不会困么?
堂妹:不困。
我:啧啧,看来副作用也是因人而异啊。吃那么多药肚子不会不舒服么?
堂妹:【百度截图】(图上写的模棱两可,后来我查了一下也没说不能一起吃,但是我觉得令人欣慰的是,她不再是耍脾气的仍药,而是去了解这些药。)
堂妹:有点
堂妹:老爸买了胃药
我:都到医院了就让医生开些保护胃粘膜的药。
那天是上学日,聊了一会我就上课了,等下课了堂妹也看完病了。
堂妹:这药是干嘛的?【图】
我:加药么?还是替代xxxx?
堂妹:跟xxxx一起吃,但这个是一天一次。
我(百度之后):唔,xxxx抗焦虑伴抑郁的你可以试试看,如果副作用太大你就让医生换药,应该开的不多吧?晚上和度洛西汀一起吃,第二天就消化大半了,半衰期也是12小时。
堂妹:平时早上吃喔,医生说难受就换成晚上吃
我:那就试试早上吃,如果你对这个药不太敏感,没什么副作用,当然早上吃最好
堂妹:因为xxxx我现在是一天两次,中午晚上
我一脸懵,什么时候加的药?我当时走的时候让她是晚上吃一颗就行了啊。
堂妹说,我自己加的,感觉能承受。
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这几个字,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欣慰。
暴风雨后,天要晴了。
10.
后来住校的堂妹因为发病划手腕,校方不准许住校,若出了什么事他们也不好交代,担不起这个责。
原来这世上也不是所有老师都会呵护痛苦中的孩子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
后来堂妹去医院住了一段时间,情况如何我不知,今年寒假回家大伯也只说在医院做了家庭治疗,花了不少钱。
现在堂妹休学了,因为高一下学期就得学考了,她自知成绩不理想,休学留级了。
现在,在家算是天天打游戏吧,前两天晚上游戏见到她聊了一会,现在帮好友跑图打第五排位一周收25(友情价)
其实有时候我会想,人的惰性是根深蒂固的。不管有什么病痛,该懒还是会懒,不想学还是不想学,不会因任何不幸而改变。
她的未来,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