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那会,感觉上完一天班跟打完一场仗,身心俱疲。如今上完一天班,没了曾经那份疲惫,不似曾经那么碌碌,有一种安定,这份安定不至于让自己暴跳如雷,可能是禁不住,也可能是这份安定带来的一股平和之气。因平和,所以心神不耗散。
知止而后有定,当有原则自律而行时,身心便有了一种安定自在。《大学》所言: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虽然不能悟透这一二,但“知止而后有定”最近体会颇深。
糊师说“时间管理”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们不可能管理时间,也唯有“使命必达”才能完成对时间的有效利用。
完成今日份阅读梳理。
第四章核心问题关于”“信任&信赖”和“工作&交友”。大前提是一切快乐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人的烦恼源自于人际关系,人的快乐也源自于此。所以,关系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还有爱的课题。这一章讲的是前两者,即工作课题和交友课题。
对于年轻人,实际的困惑在于他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是应该归结于工作关系还是交友关系?这也是我们教育者所面临的定位选择,是一份职业,还是一份事业的问题。从阿德勒心理学角度,是事业,也即是交友问题。本想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第一个需要弄明白的是“信任”与信赖。
1.信任&信赖
信任是建立在附加条件的前提下的一种相信关系。信任出现在“工作关系中”。而工作关系是与生存紧密结合的,它的定义需要追溯到社会、劳动、分工中来。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劳动。人类不能单独生存,所以需要分工。分工劳动以自利为出发点,结果却是利益最大化。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工作,本身无贵贱高低之分。因为分工需要,工作才得以存在。不被需要,自然被淘汰。
而人类面对工作时,需要的是放下个人“好恶”的判断,把队友看成“功能”的一部分,目的是实现劳动分工的最大化。那么,在此情况下,每个人以追求利己心为出发点,结果是“他者贡献”。
对于工作,评判的优劣不在于功能(从事什么工作),而是工作时的诚实和致力工作的态度。而分工的最初是超越好恶信任他人,条件是共同劳动创造价值。社会得以形成,源自于人类的劳动,因分工而劳动。
信赖首先是无条件接纳他人。会回到最初的教育问题,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自立”。自立从尊重孩子做起。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对待每个人,认识到其独特性。这里的“尊重”指向的超越功能的真实个人。尊重的是真实的那个人,人本身的价值。借由这份信赖,向孩子传达找回受挫的勇气,进而走向自立。
关于信赖,重要的不是给予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所以,无论怎样的对象,都可以选择去尊重,这取决于自己的决心。对于这点,我有保留意见。如果说,决心决定选择,那么又是什么决定决心呢?本书对此没有深入,也许在接下来的“爱的关系”里会有答案。我个人认为是体验决定的认识。我们面对孩子,需要我们给予信赖帮助孩子找回面对一切的勇气,进而走向自立。只是我们教育者是否已经成长为“真正的大人”,那么在此之前我们又该如何真正获取勇气?难道只是看见真相后的觉醒?我不得而知,只是知道这条路并非易事。
信赖另一个指向是“主动”。我们想获得信赖,所以先主动选择信赖。书中提到“不信赖孩子的父母会时时提醒孩子。如此以来,即使父母的话多么有道理,孩子都不愿意去听。因为父母根本不关注自己,更不信赖自己。”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只相信“信赖自己的人”的话,而不是靠“意见对错”判断对方。我想到孔子所言“通情达理”,同情即是人与人情感的连接,亦是信赖的关系,如此以来理才通,话才管用。
深究“信赖”来源何处?信赖他人,来源于信赖自己。我们无法从别人身上看到或者得到我们自己都不曾熟悉的东西。正所谓“爱自己,才能爱他人”。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源于我们自身。当我们在自身深切体验到了“信赖”的巨大力量时,我们才会在这种力量中觉醒,于是同样给予他人。也就是我们理解的“心灵强大与富足”。那么,归根到底还是一种选择。
我对于此保留期待,因为最后一章的“爱的关系”的课题。我也想停留于此,看待这种对于自己的信赖的力量来自于哪里?糊师说,来自于不让自己失望。因为不让自己失望,所以知与行永远在路上。我们大多愧疚无力在于“想太多,做太少”,那么还是做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立足脚下发足狂奔吧!
2.工作&交友
从信赖与信任角度去理解工作与交友的区别,进而理解教育本身是交友关系。教育的过程实现的是交友的关系,在此关系中,老师作为主导者,给予孩子的是信赖,非信任。这份信赖是主动的,更是无条件的,指向的是学生本身那个真实存在,而非功能性表达。换句话说,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主动选择信赖,而非有条件信任。比如,曾经我教给班上被欺负的孩子选择自卫的方式保护自己。昨天我亲眼见证了女孩子面对男孩子选择的自卫方式,最终的结局是女孩子笑了,我想是因为她终于有勇气这么做了。而那个男孩子一脸懵。我想这个教学方式问题就在于我们以为的那个状告的孩子是个不值得信赖的坏孩子,所以我们采用武断的方式自保,其实潜意识是不信任这个打人的孩子。因为男孩子的一脸懵,我上前询问,孩子说,班上另一个孩子跟他说“踩别人新鞋会得好运”。我才恍然大悟,童真孩子哪有那么多是非对错善恶执念呢,只不过是相信了一句玩笑罢了。我跟他解释:踩别人鞋子对你来说是集结好运,对于对方而言呢?当我引导孩子换位思考时,孩子若有所思,表示懂了。这个过程我体味到:如果我们选择信赖孩子,信赖孩子不在于行为,而在于这个真实的人时,一切与之沟通的言行都会化解。我想着也是我应用阿德勒心理学的实操练习吧。
在此意义理解,教育是交友而非工作。这个核心问题是解决青年人一切教育困惑的症结所在,也是将对立转化为统一,将权威转化成尊重,更是教学而相长的体验之路。
如此,释然。
有的时候我们追求完美,殊不知没有所谓的“完美”,追求多了,完美成为执念,也成为推脱的借口。
有的时候我们以为我们是上帝,需要拯救学生于水火。其实,我们不过是面对不同课题的同行者。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我们完成功能是外在表达,实现我们生命本身是内在圆满。
有的时候我们感觉责任太大,压力太大,也许是我们把目光伸向了外在,需求认同导向的外在求索,最终是失而不得的失望。那么,这样的生活是不是离幸福的勇气越来越远?
选择教育,如果仅仅看成是功能手段的工作完成,其实无可厚非。只是停留工作关系的认识,一切的教育问题都不能得到解决,然后就是身心俱疲。也许,当我们面对孩子们承担起“大人”的角色时,一切都从外在执着退回小小的心田方寸之间。这方寸间自由乾坤,我们可以选择信赖,可以选择日我有所行日有所得,如同爸爸一辈子那样守着一亩三分地,每天晨起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教学小记~
俊皓同学一脸愤怒,跟我告状:马梓宸同学朝他吐唾沫。本来以前两种处理思路:一种是询问事情缘由;一种则是教导他们吐唾沫是不文明的行为,以后不要这么做,道歉了事。前者是耐心版本,后者是速战速决版本。那会我想到了书中谈到的“可怜的自己”“可恶的他人”三菱镜。孩子的纷争都会走向这两个角色,包括我们成人表达亦是如此。而阿德勒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回顾曾经,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惯性选择“可怜的自己”“可恶的他人”的角色扮演中,这是本性。超越本性的做法是“怎么办”。俊皓滔滔不绝控诉,诉说事情经过,说实话:一年级孩子表达通常逻辑性不强,比较混乱。我选择打断他,问他:你打算怎么做呢?他比较蒙,可是三秒钟后,他恍然大悟:那我去问问马梓宸为什么吐我吐沫。只见他满脸喜悦,飞奔儿去。我想一年级孩子告状的问题,我似乎懂了那么一点点。所谓的“求关注式”的告状,孩子们行为的目的并非弄清楚是非对错,而我们教育者却陷入审判官角色里。我们需要做的是用“你想怎么做呢”这一个问题把球踢给孩子,目的就是让孩子拥有“自立”的意识,也就是勇气。当他们有了勇气之后,也许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产生了。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不一会,俊皓跑过来跟我说:问题解决了,满脸的自豪~那一刻,我拥有了幸福的勇气。哈哈~
早读孩子们零零散散,有读的起劲的,有意兴阑珊的,也有左顾右盼的。语溪跟我说,她相当领读小组长。我跟她说:这个想法非常好。其实现在就可以做起来,在自己的位置上。孩子悟性很高,回到座位上读起来,陶醉其中自然声音洪亮,引得班上其他孩子纷纷跟随,先是同桌,前后,再就是更远处。不一会早读铃声响起,她有点分神,跟同桌聊起来几句话。教室里又恢复了如常的意兴阑珊。接着,轩瑜声音脆亮,班上几个孩子又跟着读起来。班会课我特意提到了此事,我跟孩子们说:有很多孩子都有相当早读小组长的愿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非常欣赏这样的孩子。只是早读组长可不是一个位置,站在讲台前就是早读组长的这种想法可不对。今天我就发现了一堆人群中的早读组长,比如语溪,轩瑜,轩铭,熠陈……他们用自己用心的朗读声让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早读组长。希望那些想当组长的孩子要葆有这个愿望,然后在每日的早读中争当“名副其实小组长”。
早读续集之第二天早晨
我拿了手机、《论语》、作业到了教室,安静坐下来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悄悄观察。三三两两认真读的,意兴阑珊有之,交头接耳有之,再就是交换读书漂流袋的。一切如常,我想这也许就是他们本来的样子吧。之前读书朗朗的执念,只不过是一再呵斥,又一再要求的后果罢了。剩下五分钟,我暂停下来。我拿起手中的手机、书和作业,告诉孩子老师在做的事情,用手机记录读书笔记,看书和批作业。这是老师早读在干的事情,而他们早读应该是朗诵。如此,如常。我听到了朗朗书声,哈哈~